1910年哈尔滨鼠疫是怎么传播的

cht 2023-02-27 4次阅读

  清朝末年(1910年10月),中俄边境小城满洲里的一家旅馆,来了两位神色慌张的住客,二人走路摇摇晃晃,面无血色。

第二天,老板娘发现二人死了,发病前症状都一样,发烧、咳嗽、吐血。

死后全身发紫。

  一个月后,相同的症状,相同的死人铺天盖地发生了,重灾区就是现在的哈尔滨道外区,清朝这地方叫傅家甸。

刚开始发生的疫情人们不知道如何防范,能做的就是纷纷逃离了家乡,这样以来,造成了疫情的扩散。

  

1910年哈尔滨鼠疫是怎么传播的

  到后来,日、俄医官发现是鼠疫造成的。

清政府意识到了情况危机,急忙委任剑桥医学博士武连德为东三省总防疫官,全权处理疫情。

  武连德临危受命,很快来到了重灾区。

他马上想到,鼠疫杆菌是由跳蚤咬了染病老鼠后,又咬人才得以传播的,这与病毒传播方式不同。

但是此时正值隆冬,哪有那么多跳蚤呢?这疫情到底是不是鼠疫呢?武连德产生了怀疑。

  为了慎重起见,他解剖了尸体,结果发现这是一种新型的鼠疫,它的传播方式不同于以往,它是通过飞沫传播的。

也就是说,按照传统防疫不起作用。

传统防疫就是消灭老鼠,因为老鼠身上带有病菌。

  武连德把这一重大发现告知了北洋医学院首席教授迈斯尼,迈斯尼一听连连摇头,他根本就不信武连德这说法。

从来没有出现过鼠疫有飞沫传播造成的疫情,迈斯尼坚持消灭老鼠。

但是奇怪的是,迈斯尼解剖了无数老鼠,就是没有发现带病菌的老鼠,换言之,传播不是老鼠造成的。

  

1910年哈尔滨鼠疫是怎么传播的

  就在迈斯尼坚持己见的时候,这个国际防疫专家感染鼠疫死了,这震动了全世界。

武连德坚信自己判断没错。

防疫重点是人而不是老鼠。

也就是说传染源是人造成的,灭老鼠没有任何效果。

  武连德首先想到了尸体,这些尸体必须尽快处理,这是病菌的源头。

他来到到郊外一看,尸体堆积如山,这些传染源必须尽快掩埋,否则不堪设想。

可是东北的冬天零下三四十度,土地冻的坚如钢铁,根本无法掘坑。

唯一办法就是焚烧。

可是老百姓相信入土为安,都极力反对。

  武连德心急如焚,他一面请求朝廷颁布命令,强制执行,一面印发宣传材料,发放口罩和药品。

这样说吧,大家还记得前几年闹非典吗?防疫措施基本一样。

  

1910年哈尔滨鼠疫是怎么传播的

  经过严密的防控,到了1911年3月1日,重灾区傅家甸死亡人数为零。

接着长春、奉天、铁岭等东北城市传来消息,死亡人数为零。

疫情终于解除了。

肆虐哈尔滨半年之久的大鼠疫,终于在武连德和全国人民共同努力下被遏制住了。

清廷赏武连德医科进士,陆军蓝羽军衔,颁给他一枚二等双龙勋章和一枚奉天总督金奖。

  事后查明,引起此次东北大面积鼠疫灾难的不是老鼠,而是穴居在中俄边境一种叫做“旱獭”的小动物,由于旱獭皮毛很美观,外国人用皮毛作衣服,这样一来市场广阔,千万满洲流民以捕猎旱獭为生,同时以旱獭肉为食,鼠疫病毒就这样,最先由病旱獭传染给了这些捕猎者。

这和当初的发生“非典”食果子狸如出一辙。

这是大自然警告人类,和动物和谐相处才是正确的选择。

  中医偏保守,而且几千年下来中医失传的居多,对待新型传染病效果相对微效,不过中医绝对不是一无是处,如青蒿素的发现,啪啪打了狭隘唯西医论人的脸。


标签: 1910年  哈尔滨  鼠疫  怎么  传播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