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23年的9部扫黑剧,尺度一个比一个敢拍,有的差点被禁播

cht 2023-03-29 13次阅读

扫黑题材的国产剧,有过一段不为人知的“野蛮”发展史。

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大量的真实案件被改编成电视剧,尺度一个比一个敢拍。

为了获得高收视率,一些导演开始大胆尝试,毫不避讳大尺度戏,突出表现反派人物的猖狂。

过去23年的9部扫黑剧,尺度一个比一个敢拍,有的差点被禁播

观众是看的开心,但是背后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

有些剧通过大量的艺术加工,外加上演员精湛的演技,有美化犯罪分子的丑恶行为的嫌疑。

不仅对孩子的成长产生负面的影响,还会让年轻人产生崇拜的心理。

过去23年的9部扫黑剧,尺度一个比一个敢拍,有的差点被禁播

其实,拍扫黑剧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为了揭露犯罪分子的罪恶行径。

一方面,可以让老百姓看到国家对黑恶势力“零容忍”的态度,另一方面,是想对社会上残存的、抱有侥幸的黑恶势力发出严厉的警告。

过去23年的9部扫黑剧,尺度一个比一个敢拍,有的差点被禁播

于是有不少清醒的观众,开始发出了反对的声音。

种种批评和指责,都与扫黑剧拍摄的初衷背道而驰。

在2004年,扫黑剧暂时退出了历史的舞台,被禁播了10多年。

过去23年的9部扫黑剧,尺度一个比一个敢拍,有的差点被禁播

后来,随着国家的扫黑反腐工作再次取得重大进展,对于扫黑剧的禁令也逐渐放宽。

于是,又有一大批扫黑剧又涌现出来。

接下来,七哥会跟大家聊聊过去20年的经典扫黑剧,揭开电视剧背后的故事。

过去23年的9部扫黑剧,尺度一个比一个敢拍,有的差点被禁播

《刑警本色》,1999年

《刑警本色》改编自小说《天府之国魔与道》,虽说剧中的故事并不是真实案件改编,但是在生活中,很容易找到原型。

这本小说延续了作者张成功的一贯风格,以他后期的集大成之作,“黑色三部曲”《黑冰》、《黑洞》和《黑雾》一脉相承。

该剧主要讲述了20世纪90年代初,以公安刑警和犯罪集团的斗争为主线,讴歌了公安刑警为维护社会治安的奉献和牺牲精神。

过去23年的9部扫黑剧,尺度一个比一个敢拍,有的差点被禁播

不同于以往的扫黑剧,《刑警本色》对于正反两面人物的塑造,都相当深刻。

对于罪犯的描写不再单一,有较为丰富的性格展示,而且给予一定的人文关怀。

对于英雄的塑造有血有肉,既展现了英雄的崇高正能量,也刻画了逆境中英雄的人性弱点。

过去23年的9部扫黑剧,尺度一个比一个敢拍,有的差点被禁播

在剧中,王志文饰演的刑警萧文,和李幼斌饰演的周诗万。

两人在停车场里的这段台词交锋,堪称全剧最精彩、最经典的对戏之一。

王志文和李幼斌一正一邪,演技可谓是精雕细琢,将好人和坏人演到了极致。

过去23年的9部扫黑剧,尺度一个比一个敢拍,有的差点被禁播

所谓魔高一尺,道高一丈,通过两人的对戏,得到了充分展现。

总的来说,《刑警本色》的播出,深刻揭示了一些社会问题,故事背后有着另一层寓意。

过去23年的9部扫黑剧,尺度一个比一个敢拍,有的差点被禁播

《黑冰》,2001年

作为一部扫黑题材的电视剧,《黑冰》播出后,在当时引发了巨大的反响。

该剧于2001年首播,以女公安鲁晓飞化名卧底为主线,讲述她潜入了当地最大的黑恶势力的犯罪集团——海州药业,将犯罪分子绳之以法,并揭开了一桩桩骇人听闻案件的内幕。

过去23年的9部扫黑剧,尺度一个比一个敢拍,有的差点被禁播

该剧与时下众多扫黑剧大相径庭,故事和人物都能找到原型。

但是,《黑冰》打破了过去冰”住了脸谱化的剧情模式,在扫黑题材的电视剧中属于一部创新成功之作。

它注重挖掘、刻画反派角色的复杂心理,真正表现的是善恶两种人性的演变过程。

过去23年的9部扫黑剧,尺度一个比一个敢拍,有的差点被禁播

王志文饰演的药业老总郭小鹏,是个复杂的双面人物。

表面上,他是个知名药业集团的企业家,高学历、高智商,举止和谈吐优雅。

事实上,他却是个人格扭曲的大毒枭,采用极端的方式报复社会。

过去23年的9部扫黑剧,尺度一个比一个敢拍,有的差点被禁播

正是这样复杂多变的人物,《黑冰》“黑”得让观众无法分清好人与坏人。

不可否认,在剧中王志文的表演,磁性的嗓音,以及他对角色的独到见解,将郭小鹏这个角色塑造得有血有肉。

整部剧的名场面,莫过于郭小鹏被抓后那段长达10多分钟的内心独白。

尽管他是个十恶不赦的罪犯,但是观众却被他的人格魅力所折服,不得不佩服王志文的演技。

过去23年的9部扫黑剧,尺度一个比一个敢拍,有的差点被禁播

当然,这部剧播出后,也引起了很多观众的反感。

有人认为,该剧对反派角色郭小鹏有美化的嫌疑,反倒是让人物失去了真实性。

所以,在一定程度上,《黑冰》其实也是一部整体严重失真的电视剧。

过去23年的9部扫黑剧,尺度一个比一个敢拍,有的差点被禁播

《黑洞》,2001年

作为“黑色三部曲”的经典电视剧,《黑洞》改编自张成功的同名小说。

在剧中,陈道明饰演的聂明宇,是与《黑冰》中王志文饰演的郭小鹏,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是一个复杂、多变的双面反派角色。

过去23年的9部扫黑剧,尺度一个比一个敢拍,有的差点被禁播

黑社会老大聂明宇明面上,是个高学历、高智商,外表斯文、颇具书卷气的企业家。

但是背地里,成长环境让他的内心变得扭曲,对妹妹的疼爱等细节,细腻刻画他的复杂。

过去23年的9部扫黑剧,尺度一个比一个敢拍,有的差点被禁播

整个故事用了相当大的篇幅,描写了黑势力的猖獗。

而且在剧中,可以看到黑恶势力的保护伞存在,让这场正邪较量变得更加复杂。

过去23年的9部扫黑剧,尺度一个比一个敢拍,有的差点被禁播

虽然最后正义得到伸张,但是观众总感觉不那么痛快。

《黑洞》让观众看到的是坏人的横行霸道、一手遮天,所以该剧开播以来,人们对于扫黑、反腐等的强烈愿望。

过去23年的9部扫黑剧,尺度一个比一个敢拍,有的差点被禁播

《重案六组》,2001年

自2001年开播以来,《重案六组》在国内创下了扫黑题材的收视最高峰。

相比以往一些扫黑剧,《重案六组》并不渲染表现罪犯作案过程,而是淡化“犯罪”,突出表现公安干警以行动实践维护正义。

所以,这样别具一格的视角,使得该剧健康、新颖、感人,故事贴近生活,人物有血有肉。

过去23年的9部扫黑剧,尺度一个比一个敢拍,有的差点被禁播

不过,《重案六组》的尺度,放在任何时候都会令人大吃一惊。

比如,剧中有一个案件,是讲述一位母亲亲手杀死自己的女儿,作案动机竟然是嫉妒女儿夺走了丈夫的爱。

不得不承认,当下很多以“大尺度”著称的美剧,都不敢这么拍。

过去23年的9部扫黑剧,尺度一个比一个敢拍,有的差点被禁播

《插翅难逃》,2002年

《插翅难逃》改编自罗石贤的同名纪实小说,故事的原型是“贼王”张子强。

他多次参与勒索绑架香港富豪,并且成功拿到了近7亿的赎金,当时轰动了全港。

最终,张子强将赎金挥霍干净后,想再次重操旧业,结果被内地警方抓捕并当场击毙。

过去23年的9部扫黑剧,尺度一个比一个敢拍,有的差点被禁播

有了真实故事作为背景,《插翅难逃》的收视率获得了极大的成功。

剧集细致地描写了罪犯张子强惊世骇俗的犯罪过程,触目惊心地展现了他是如何暴力抢劫、绑架勒索、走私军火等累累恶行。

不同于以往的扫黑剧,该剧没有只着重塑造犯罪分子,还通过表现警察的通力合作,与罪犯的斗智斗勇,歌颂奋战在一线的人民公安的伟大事迹。

过去23年的9部扫黑剧,尺度一个比一个敢拍,有的差点被禁播

据了解,在2002年,国家扫黑除恶活动如荼如火,很多妄图以身试法的罪犯,最后天网恢恢、插翅难逃,接受了正义的制裁。

在一定程度上,《插翅难逃》播出后,也对残余的犯罪分子,起到了一定的震慑作用。

过去23年的9部扫黑剧,尺度一个比一个敢拍,有的差点被禁播

《征服》,2003年

《征服》首播于2003年,虽然只有20集的长度,但是却在国产电视剧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作为一部扫黑剧,该剧在开拍前,并不被人看好。

因此,导演高群书拿着剧本四处碰壁,苦苦找不到投资。

谁曾想到,《征服》播出后,创下高收视率的同时,还能产生如此大的影响力。

过去23年的9部扫黑剧,尺度一个比一个敢拍,有的差点被禁播

在我看来,《征服》的成功,完全在于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故事真实,二是人物接地气。

该剧是根据真实案例改编,刘华强的原型就是当年臭名昭著的“黑老大”张宝林。

过去23年的9部扫黑剧,尺度一个比一个敢拍,有的差点被禁播

在剧中,孙红雷在“刘华强”这个角色的身上,下了很大功夫。

通过他的表演,赋予了刘华强这位大反派无限魅力。

更为可贵的是,他把这个人物的犯罪过程,以及心理的变化,演绎得可观可感。

过去23年的9部扫黑剧,尺度一个比一个敢拍,有的差点被禁播

而且还贡献了不少名场面,不少情节有着令人窒息的紧张感。

比如说,“这瓜保熟吗?”

过去23年的9部扫黑剧,尺度一个比一个敢拍,有的差点被禁播

还有就是,“给你机会,你不中用啊!”

过去23年的9部扫黑剧,尺度一个比一个敢拍,有的差点被禁播

再比如,“不气盛叫年轻人吗?”

过去23年的9部扫黑剧,尺度一个比一个敢拍,有的差点被禁播

总而言之,正是《征服》对人物塑造方面的精准把握,才创造了收视奇迹。

而该剧的结局,颇具警示意义。

它用鲜活的故事,告诉屏幕前的每一位观众:“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过去23年的9部扫黑剧,尺度一个比一个敢拍,有的差点被禁播

《大江东去》,2003年

《大江东去》改编自当年沈阳“慕马”案,是导演雷献禾继《大雪无痕》和《绝不放过你》后的“打黑三部曲”终结篇。

据当年新闻报道,该案件涉及到100多人,其中包括国家高层干部多达17人。

在剧中,李幼斌饰演的贺远鹏,人物原型就是案件的主犯慕绥新。

过去23年的9部扫黑剧,尺度一个比一个敢拍,有的差点被禁播

看完这部剧,给人最大的感受就是足够真实。

首先,为了制造矛盾冲突,整部剧制造了正邪对立,展现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斗争。

过去23年的9部扫黑剧,尺度一个比一个敢拍,有的差点被禁播

其次,着重描写反面人物堕落的心路历程,剖析事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

故事的主人公贺远鹏(李幼斌 饰演)从一个勤政廉政的“人民公仆”,最终变成了以权谋私的罪犯。

这背后不仅是个人出现了问题,而且还是监督出现了漏洞。

过去23年的9部扫黑剧,尺度一个比一个敢拍,有的差点被禁播

最后,突出正义终将战胜邪恶的永恒主题。

扫黑剧在披露黑暗的同时,还会张扬光明的存在。

只要站在正义这边,任何黑恶势力、贪官腐败,都会被人民群众的力量所战胜。

过去23年的9部扫黑剧,尺度一个比一个敢拍,有的差点被禁播

《罪域》,2008年

在2004年后,扫黑剧又从重新回到了观众的视野中。

短短2年时间,国产扫黑剧几经沉浮,证明了“以追求感官刺激”的路已经行不通。

在这样的背景下,《罪域》走出了一条新的道路。

过去23年的9部扫黑剧,尺度一个比一个敢拍,有的差点被禁播

尽管《罪域》的故事纯属虚构,但是剧中涉猎的案件,有一定的现实原型作为基础。

在剧中,黑恶势力已经侵蚀到部分政法中队伍,但是观众依然能够看到正义的光。

看见扫黑人员面对受害者“怕当证人”的愤懑,看见绝大多数父母官始终站在人民群众这边,看到一批又一批不畏艰险的无名英雄的身影。

过去23年的9部扫黑剧,尺度一个比一个敢拍,有的差点被禁播

《扫黑风暴》,2021年。

作为一部以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为背景的扫黑剧,《扫黑风暴》获得了观众的满堂喝彩。

剧中的故事取材于真实案件,包括曾经震惊一时的孙小果案、湖南文烈宏涉黑案、海南黄鸿发案等

毫无疑问,《扫黑风暴》是自扫黑剧被解禁之后,近年来“最黑”、“最敢拍”、“尺度最大”的扫黑题材的电视剧。

过去23年的9部扫黑剧,尺度一个比一个敢拍,有的差点被禁播

跌宕的故事走向,正邪的层层较量,人性的深度开掘,都极具分寸感。

看着部分执法者的沦陷,以及黑恶势力的猖狂,令很多观众咬牙切齿。

看着无名英雄为维护正义,保护人民群众,最终牺牲了自己,观众又被感动的痛哭流涕。

过去23年的9部扫黑剧,尺度一个比一个敢拍,有的差点被禁播

于观众而言,追剧的动力在乎寻求真相、伸张正义。

而《扫黑风暴》像是一本宣言书,仿佛宣告着正义不会缺席。

只要黑恶势力存在一天,那么斗争永远不会结束。

过去23年的9部扫黑剧,尺度一个比一个敢拍,有的差点被禁播

总的来说,2004年是扫黑剧的一个分水岭。

相比十多年前,当下的扫黑剧依然取自真实案件,但是尺度更加合理,故事也走上了正轨。

如果有可能,我希望以后扫黑题材的电视剧,第一集的开头不再是“取材于真实案件”,而是“故事纯属虚构”。


标签: 9部  23年  过去  禁播  差点  有的  敢拍  尺度  扫黑  一个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