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剿匪纪——击毙奉化匪首小雄鸡

cht 2023-04-17 12次阅读

浙江剿匪纪——击毙奉化匪首小雄鸡_历史奇闻_第1张

1951年,2月14日下午。

在浙江奉化西部山区一个名叫跸驻村附近的山上,协助驻军执行剿匪作战任务的驻村民兵潘官清、宋兴苗、王大毛等人,牵着几条猎犬,冒着阴冷刺骨的早春寒风、踏着积雪,深一脚浅一脚的在山林中前进搜索着。

浙江剿匪纪——击毙奉化匪首小雄鸡_历史奇闻_第2张

民兵们一个个全副武装,胸前斜挎着子弹带和手榴弹袋、腰间皮带扎紧,步枪上了刺刀、枪膛里压满了子弹。

一行人追寻着雪地上的一排可疑的脚印,一边走着、一边警惕地注视着山间草木丛中风吹草动。

突然,猎犬朝着脚印的反方向扑了过去、并“汪汪汪”地狂吠了起来。

有情况!潘官清等人立即把步枪上了膛、紧跟着追了过去,他们看见了山坡上一处荗密的灌木柴草丛中窸窸窣窣地,似乎藏着什么东西。

毫无疑问,这不是野兽就是脱逃的残匪,反正躲在里面的绝不会是好人。

果然,刚一靠近,草丛里就响起了枪声,子弹“嗖嗖”地飞了出来。

“开火!”民兵们同时举枪,瞄着灌木丛扣动了扳机。

“砰砰砰……砰砰”一阵齐射。

顷刻间,每人都将枪膛里的一梭子子弹给打空了,几十发子弹雨点般地打进了灌木丛,里面再无动静了。

潘官清他们又给步枪压上了子弹,然后小心翼翼地上前进行了搜索。

结果,在草丛中拖出了两具已被乱枪打得死透了的尸体。

经过确认,被击毙的这两人,就是已经为祸地方二十年、恶名远扬的匪首“小雄鸡”,以及该匪的警卫员梁昌华。

“小雄鸡”被击毙了!使得方圆百十里的人们,无不拍手称快、也长舒了一口气。

因为这是一个天良丧尽、凶恶之名能止小儿夜啼的恶匪。

至此,从1949年5月我军在奉化开始剿匪起,直到匪首“小雄鸡”被击毙,迁延三年、实足已近二年的奉化剿匪圆满结束,也标志着这一带的股匪正式被肃清。

“小雄鸡”是怎样成为土匪的。

“小雄鸡”的本名叫徐永昌、乳名云金,生于1912年,原籍为浙江省新昌县上徐村人。

说起来,这人本不应该成为恶匪。

只因为他原本是个穷苦人家的孩子,其人3岁时,母亲不幸亡故,到了14岁时,其父又撒手人寰。

从此后,他就成了一位孤儿少年。

实际上,这样的少年能活下来,全亏了同村邻里们的接济。

然而徐永昌少年时,性格顽劣而暴躁,对亲族乡邻对他的接济,非但不知感恩,且好与人斗殴,每次相斗都像只好斗的公鸡,一定要打得头破血流才肯罢休。

又久而久之,就得了个外号:“小雄鸡”。

其之乳名“云金”二字,在新昌土话中和“雄鸡”发音颇为相似。

徐永昌以好斗而得名“小雄鸡”,然而所产生的副作用就是,也使得同村乡亲纷纷对其避而远之,这样就也就少了许多往日的周济,从而使这个孤儿少年的日子过得愈发的窘迫了,常常饱一顿、饿一顿。

直到一个偶然机会,结识了江洋大盗孙立表,从此改变了这位少年的人生轨迹。

大约15岁那年,饥寒交迫的徐永昌背着竹筐上山,本想在山林间找些野蘑菇等山货,填一填肚子。

然后,就在山口处意外碰上了当地颇有名气的江洋大盗孙立表。

孙立表因杀人越货,正在被官府通缉,所以躲藏在深山避难。

这天,因为粮食吃光了,饿的饥肠辘辘,便想出山去镇子上采买些食物。

然而,出山是很冒险的,正值孙立表在山口犹豫不决时,没料意外地碰到了迎面走来的徐永昌。

孙立表瞅着这位杀了也没三两肉、瘦得皮包着骨头的矮个子少年,心里顿时便有了主意。

便给了徐永昌一块大洋,让他帮忙去附近集镇上买些酒肉。

江洋大盗不缺钱,而饿慌了的徐永昌本就吃人的心都已经隐有了,也不管孙立表是什么人,当即去镇子上买了酒肉,又送进了山里。

这样,二人就结识了。

从此后,徐永昌就成了孙立表的采购员与送货员,孙立表解决了喝酒吃肉问题,徐永昌自然也蹭上了饭,还能沾光尝到了他十几年不知何滋味的酒肉味道。

时间一长,孙立表喜欢上了这位个头虽矮小,颇有一身机灵劲的瘦小伙子。

闻得徐永昌是个孤儿,便兴头一起,收其做了义子,有时还传授其一些武艺。

而做江洋大盗的义父孙立表,能大碗的喝酒吃肉,这让有生以来一直活在穷困饥寒中的徐永昌,当真是羡慕不已。

一段时间,官府追捕孙立表的风声变淡。

于是,孙立表重操旧业,再次纠集了散藏于各地的数十名手下,在山上立寨建巢,又开始了继续干打家劫舍,勒索绑票的盗匪生涯。

而徐永昌自然是跟着义父上了山。

而孙立表对这位在患难之际所收的义子格外器重,便把自己的一身本事都传授给了徐永昌。

于是,徐永昌便在匪窝里练就了一手好武艺。

据传说,其人枪法如神、出手奇快,可将酒杯先抛向空中,无须瞄准便甩手一枪即中;又能在山间小道上疾步如飞,还能追上奔跑中的骡马;又臂力过人,能像猿猴一样攀爬悬崖峭壁、爬山越岭如履平地;除此之外据称还有一手绝活,就是身体异常灵巧,能走在雪地上不留痕迹,快速攀上树枝毛竹比猴子还灵活等等。

而成了土匪,自然要隐去姓名而称外号,从此后,少年徐永昌变成了土匪“小雄鸡”。

六亲不认、欺师灭祖,丧尽天良的恶匪。

数年后,“小雄鸡”19岁,此时他在匪众中俨然已成为了仅次于孙立表的二当家。

羽翼丰满,手下有人有枪,初出茅庐的“小雄鸡”第一次独自带着队伍下山,就干出了一件极为伤天害理、丧心病狂的十恶之事。

因为“小雄鸡”上山为匪之后,便开始对少年时的贫苦饥寒耿耿于怀,而对于亲族邻里们对其的接济,他非但没有半分感激,反而越想越恼火,开始迁怒于乡亲对其的接济不周。

这就叫作:豺狼本性毕露!

一日,“小雄鸡”就带着几十名匪众直奔老家新昌县上徐村。

入村之后,便对那些曾经帮助过自己的乡亲百般羞辱、不但大打出手,还杀人放火。

先是毫无人性的枪杀了自己嫡亲堂叔一家三口,又将曾经和他有些过节的唐伯春家,烧成了一片白地。

这次下山,“小雄鸡”一共枪杀同村村民17人,掳走本村年轻妇女9人,抢走耕牛11头,贵重物品不计其数。

另外还烧了50多间房子。

自古以来,匪患历朝皆有。

然而能对同族与本村邻里下得了这样的毒手,就算古今再凶悍的恶匪,大多也是干不出来的。

“小雄鸡”这种丧尽人性的十恶行径,让江洋大盗孙立表也感到不寒而栗的。

由此,孙立表以“兔子不吃窝边草”的道理,训斥了小雄鸡。

然而,孙立表万没料想到,自己所器重的这个义子,却因此而怀恨在心,开始了密谋“弑父”。

无恶不作的“三姓家奴”。

“小雄鸡”因为对本村同族近邻大肆烧杀抢掠而受孙立表斥责之后,表面上对这位义父仍毕恭毕敬,偷偷却携重金下山,秘密交好奉化县跸驻村的乡绅宋孟果,宋孟果贪财,小雄鸡便投其所好,以财宝贿赂,一来一往,便又暗认了宋孟果为干爹。

原来,这只凶恶的小雄鸡,要给自个儿换一个爹了!

为何要认宋孟果为干爹呢?

宋猛果本人没什么大本事,但是他有个特殊关系,其人与蒋介石是连襟。

这样关系,在奉化县中那意味着什么,也就无须多讲了。

于是,二人一番密谋,小雄鸡得了新干爹的帮助,就把原来的旧干爹孙立表给出卖了。

1932年的某一日,孙立表下山时中了伏击,被官府关入大牢,数日后,便在狱中自尽。

而小雄鸡这个土匪二当家,竟然可以大摇大摆地去认领了尸首,还带回山上办了葬礼。

民国时期,这样的怪事也是见怪不怪的!

此后,小雄鸡便名正言顺的带领了孙立表的队伍。

然而这一番操作毕竟过于赤裸裸,很多土匪不耻小雄鸡的卑劣,便散了伙。

到了最后,队伍只剩下寥寥几十人,难免势单力薄。

为了增加实力,小雄鸡决定不惜重金,再去认一位干爹。

于是,奉化县前岙村的陈传卿便成为了小雄鸡的第三位干爹。

而之所以要认陈传卿为干爹,是因为陈传卿的次子陈祥芳,在国民党军队里担任着副军长之职。

“小雄鸡”有了这两个各有用途的新干爹之后,靠着这俩新爹,又结识了不少土豪劣绅,使他的土匪生涯就开始变得“如鱼得水”了。

他把绑架来的“肉票”,交由这些新结识的劣绅们去说价,换来的赎金则共同分成,然后再用这些钱去讨好俩位干爹,通过官府关系获得枪支弹药、招兵买马。

而劣绅们因为往往替“小雄鸡”成功说成价钱换得“肉票”平安,又趁机把他吹嘘成为了有信义的绿林好汉。

而实际上,小雄鸡就是一个已经丧失人性的恶匪,和“好汉”二字根本就沾不上边。

“小雄鸡”在民国时期的作恶史。

实力与名气大涨之后,小雄鸡的手下由区区二三十人增加到了一二百人,且枪械弹药齐全,成了一省闻名的悍匪。

这群土匪盘踞在新昌、嵊县、奉化、鄞县、象山、宁海等地,抢劫绑票.杀人放火、奸淫掳掠,无恶不作。

据当时地方记载史料:

1935年5月23日深夜,宁海桥棚刘更鼎为其子纳聘大洋150元、及衣服、衣料、食米等物被小雄鸡所部抢劫一空;1936年5月,匪众盘踞宁海王家山村,白天逼迫村民去大蔡购买鱼肉、香烟、电池等物,夜间则在村中入室奸淫妇女,其中年方16岁的少女王玉文,被匪徒轮番摧残,几乎致死;同年7月5日晚,绑架宁海方前村林祥宗叔侄3人,并勒赎巨款;1938年12月22日,“小雄鸡”亲带匪徒47人,包围外王坑村,枪杀村民23人,打伤3人,将全村房屋尽数烧毁;1940年2月,“小雄鸡”又窜到大来村,肆意抢劫,滥杀无辜村民20余人。

以上所列数据,只是部分。

该匪无恶不作,令普通民众苦不堪言,活在了提心吊胆之中。

其之凶名,已经到了当地小孩只要顽皮哭闹时,大人讲一句“小雄鸡”来了,小孩就吓得立马止住哭声。

数年间,奉化新昌等地的大小土匪都以小雄鸡为首,统统听了他的指挥。

而小雄鸡自己则过上了穷奢极欲、花天酒地的生活,先后强抢了三个美貌少女作为自己的压寨夫人。

兵匪合一——民国官府对“小雄鸡”进剿与招安。

奉化是什么地方?

众所周知,那是蒋介石的家乡。

出了这么一个恶匪,风声传到蒋某人耳中,当然会让其觉得脸上无光。

于是,蒋下了指示,令当地解决这问题,剿了这股土匪。

然而蒋大概是没想到,这个恶名昭彰的土匪,竟然会是他亲戚的干儿子。

有这层关系在,官府对“小雄鸡”的围剿当然不可能取得成功,因为每次各县保安团出动,匪众都能得到线报消息,然后让进剿官军扑了个空。

民国官府就是这样的无能与腐败,就算蒋某人下命令,也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一切照旧、无济于事。

最后,大概在两位干爹的暗中运作之下,怪事又发生了。

1940年5月,浙江省府授意鄞县县长俞济民招抚“小雄鸡”。

俞济民家族乃奉化城内的大族,权势很大,这样的人物出马,“小雄鸡”赚足了面子、得偿所愿,当然是高高兴兴的接受了招安。

当年5月6日,俞济民亲临“小雄鸡”匪部,点验队伍的人员编制。

随即,便正式发公文,匪部被改编为宁波自卫总队独立分队,匪首“小雄鸡”任队长,授于上尉军衔。

从此后,土匪变身官军,正式吃上了军饷。

为而作恶多端的恶匪“小雄鸡”,又恢复本名,大摇大摆地成了了国军上尉军官徐永昌。

徐永昌很会巴结上司,被改编后当然抱紧了俞济民的大腿,隐已将俞当成了自己第四个干爹了。

匪部成了官军,暗中却仍然干着土匪的勾当,暗中绑票勒索、公开鱼肉乡民、奸淫掳掠之事时有发生。

然而官匪一体,深受其害的普通群众当然是欲哭无泪,上告无门!

1945年8月,日本无条件投降。

徐永昌部的匪兵在抗战期间实际是寸功全无的,而祸害乡民的恶事倒有一大箩筐。

但是“上头有人好做官”,徐永昌再获高升,本人被任命为少校副大队长,所部又被扩编,驻扎在宁海。

在宁海驻防期间,徐永昌部明里领的是官饷,暗地却一直掌握着那一带的土匪,绑票勒索、明抢暗夺,坐地分赃,这些都是家常便饭。

当然,匪徒所得收获,有一部分是孝敬给了俞济民的。

宁海民众不堪其扰,多有有本份士绅向俞济民控告徐永昌的土匪行径,而俞济民却把状纸统统丢进了纸篓。

徐匪在当地较为著名的一次绑票,为1948年的下半年,指使一部匪徒把宁波一个有名的大资本家绑架到了宁海樟树村,关押在地下室里二个月,逼迫其家人出了大批黄金,才把人赎回。

而这部分绑票来的黄金,当然票分了一半给俞济民。

而这样官匪一家的怪事,在民国时期是屡见不鲜的。

1949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打过长江,土匪的末日来到了。

渡江战役战地摄影

蒋介石逃离泰化时,作了“应变”部署,企图以土匪武装上山打游击以扰乱地方。

刚任杭州市市长的俞济民改任浙江行署主任,命令徐永昌的匪兵从宁海返回到奉化与新昌边界的剡界岭,并纠合了当地的散匪、流氓、赌棍,组成了浙东行署特务团第2营,由徐永昌任少校营长。

1949年5月,宁波解放。

徐永昌带着他的2营仓皇逃命,跟随俞济民逃到了舟山。

国民党精锐部队大多覆灭,急病乱投医之下,把希望寄托到了土匪身上,徐永昌所部驻在普陀,还煞有其事的接受了二个月的特种作战训练。

1949年8月,解放军宁波警备2团等部,开到奉化清剿残敌。

在我军打击下,所谓“京沪杭警备司令部”、“奉化自卫总队”等残敌纷纷覆灭。

挂名在“浙东行署主任”俞济民属下的各路人马,四散溃逃。

恶匪“小雄鸡”重返四明山。

1949年10月,“东南反共救国军挺进支队”司令徐文忠所部遭我军沉重打击后,贼心不死,潜往舟山找到俞济民求援,并对窝在舟山的“小雄鸡”徐永昌说:“竺洪挺等人在大陆干得很出色,共党是兔子尾巴长不了,我们应该回去做一番事业。

其实,竺洪挺股匪已于9月在嵊县被击溃,带残部狼狈逃窜。

做惯了土匪的徐永昌早就在海岛上憋坏了,当下就表示,愿意回大陆与竺洪挺等人一起干。

俞济民一听有人愿意回去打游击,当然高兴,便特意叫来已逃亡在舟山的原国民党奉化县长周灵钧,向徐永昌等人详细地介绍了奉化的基本情况和反动社会基础。

随后,立即委任徐永昌为“浙东行署突击独立大队”中校大队长兼奉化县副县长,王祥丰为副大队长,王中元为大队副兼中队长。

同时,俞济民并再三叮嘱徐匪,一定要在四明山区站住脚,等待时机,配合反攻大陆。

经过一番准备后,徐永昌挑选了108个已经接受过了特别训练的匪徒,携带了3挺轻机枪、12支快慢机以及人手一杆步枪,并有电台1部、一批空白的“委任状”和征收钱粮赋税的单据,于某日深夜从舟山偷渡,次日凌晨在宁海加勺科村登陆,

该村乃徐永昌抢老婆抢出来的岳母家,到达后,一番蛊惑后,其小舅子林官兴也上了贼船、入了伙。

经一番串连后,徐永昌带匪兵钻进了深甽鹿颈峻的深山密林中潜伏了下来。

这里曾是他以前做“山大王”时的老窠之一。

匪徒们就在宁海、奉化、新昌三县交界的山区乡村活动开了,开始挨村挨户的派款派粮,逼迫村民们为其提供物资。

这时候,徐永昌又成了“小雄鸡”,这个土匪正式回来了!

由此,积年凶名之下,群众们惊恐万状、不得安宁。

小雄鸡匪众有了栖身之处,一面派人与散布在宁海、嵊县等地的残匪们联络,一面又派人秘密侦察解放军驻防情况,为了给自己立威,还放出狠话,扬言要攻打宁海县城 。

然而,横行一县二十年的恶匪小雄鸡,显然是还没有亲身体验过解放军的战斗力。

打一仗后,他就猖狂不起来了。

解放军对“小雄鸡”匪帮的清剿打击。

12月中旬,驻宁海的我军某部,侦察到了“小雄鸡”股匪的盘踞地点,立即派出部队,奔袭鹿颈峻,发起对匪徒们的围剿。

匪徒们在普陀时,国民党曾对他们进行了二个月的美式特别军事训练,所以小雄鸡以为自己那帮人很能打了,才胆敢口出狂言。

然而,与解放军一交火,他才体验到了真正能打军队是怎么样的。

初时,匪兵们依托山高林密的有利地形,疯狂的射击,企图抵抗。

但是只打了2个小时不到,匪徒们的战斗意志就垮了,也不知匪兵中谁喊了一声,“哗啦”一下,队伍就垮了,纷纷四散而逃,窜入了深山密林中。

该次战斗结果:我军击毙匪班长俞同德等多人,俘虏匪兵5名,缴获步枪4支,其余匪徒靠着复杂地形逃脱了。

小雄鸡的骨干助手之一——“浙东行署突击独立大队”大队副兼中队长王中元被解放军的进攻打得魂飞魄散,便乘混乱之机,逃离了匪部,躲进了马岙一户农民家里,他想去自首、但不敢去自首,犹豫了几天后,被我剿匪搜索部队抓获。

屁股还没捂热的巢穴被抄了,小雄鸡带着残部逃窜到了奉化董李大公岙山区,惊魂稍定后,这个惯匪也反思了一下,便想出了一招疑兵之计:

他觉得在4月间新招收的散匪们胆小怕死、缺乏战斗力,于是就遣散了20多个匪徒,缴了他们的枪,让他们各自回家了。

并特别关照这些被遣散的匪兵们,若有人问起就说“小雄鸡”又回定海去了。

以此制造假象,迷惑我军,给自己争取一段喘息的时间。

这时候,借他十个胆,也不敢口出狂言要攻打哪儿哪儿了!

其间,嵊县残匪头目竺洪挺也从潜入奉化,与“小雄鸡”接上了头,二人还交谈经验教训,无非是怎么躲避我军打击等等。

此时,我军剿匪行动全面展开,敢于露头的土匪纷纷被剿灭,

又有不少逃散的积年顽匪投奔到了“小雄鸡”麾下,使他的匪兵队伍人数又增加到100多人。

而这时的小雄鸡再不敢公开大放厥词了,他将这伙土匪分成7个小股,白天在深山隐蔽,晚上出来分头进行破坏活动。

这样,匪徒们的实力稍得恢复,小雄鸡便自以为得计,洋洋得意地对部下说道:“与共党打游击,一定要精明强干,多长几个脑袋。

此外,匪徒们还利用社会渣滓四出,散布谣言、恫吓群众,说什么“国民党就要回来了,共产党要退到长江以北去了,第三次世界大战就要爆发”等等,搞得奉化以西一带不明真相的群众们人心惶惶。

奉化县大队和区武装工作队对“小雄鸡”的围剿。

小雄鸡这股恶匪一日不除,地方一日不宁。

1950年1月,奉化县公安局会同县大队、方门区武装工作队进入董李联合剿匪,决定彻底剿灭该匪。

当时春节将至,联合剿匪指挥部提出了“活捉小雄鸡,回家去过年”的宣传口号。

大部队来剿,小雄鸡在不久前的12月经历鹿颈峻一场战斗之后,早就被打得破了胆,哪还敢与我军交战?

见势不妙,匪众当然就立即开溜,逃窜到了奉化西部岩头与跸驻村之间的小坑脑深山之中。

其实匪兵们被打破了胆的,又何止只是匪首小雄鸡一人。

匪徒中有个名叫王金启的小头目,正是辟驻村人氏,他觉得跟着匪众混下去肯定是死路一条。

便以进村探望家人为由,让其妻帮忙联系了新政府,果断的弃暗投明,并当起了向导,为县大队带路上山围剿。

于是,小雄鸡带着匪部再次出逃。

由于各县都在剿匪,当匪众逃窜到新昌沙溪时,又遇解放军和民兵的突袭,匪徒小头目王国昌等多人又被击毙。

在宁海登陆时不可一世的匪首小雄鸡,这时已经如惊弓之鸟,手下大多溃散,只余了二三十人。

而最让小雄鸡惊恐的是,他在深山里东躲西藏这段时间,与上级俞济民的联系也中断了!

奉化山区

5月上旬时,俞济民派了一个叫郭常颂的人潜入奉化,找到了国民党潜伏特务、北街村的谢阿忠家里,要求谢阿忠帮忙找到小雄鸡、竺洪挺二人。

然而,谢阿忠却早已弃暗投明,县公安局派他为“特情”。

于是,谢向郭宣传了形势和政策,反劝郭常颂向人民政府自首。

郭常颂听出了不妙,便将随身携带的俞济民亲笔信烧毁了,当夜离开了奉化,次日在宁波被捕。

从此,匪部们与上司间的联系中断。

正当小雄鸡惶惶不可终日时,又发生的一件事,让他犹如打了鸡血,再次精神一振。

6月时,另一匪首竺洪挺被我嵊县剿匪部队被击毙,该匪部大队长陈定瑞率领一群残匪带着一皮电台,前来投奔到小雄鸡,这样,小雄鸡不但又有了电台,手下匪徒又恢复到100多人。

此后,就隐藏在了奉化西、新昌北、嵊县东的四明山区中四处流窜。

由于小雄鸡已经在这一片山区中盘踞了二十年,地形熟悉,又兼所部皆为惯匪,对于翻山越岭、隐藏形踪、躲避追捕,均是轻车熟路。

土匪们的活动特点是。

夜间声东击西、从不固定一个地方,一觉睡到天亮,一夜间常常要转换好几个地方;

白天则用木炭烧饭,尽量不冒烟火;

头目都亲自放哨、笼络匪徒;

常常派人下山造谣,恐吓,用威胁的手段使一部分群众恐惧,然后被其利用,成为了土匪的眼线;

小雄鸡匪帮在各地布有眼线,能及时通风报信。

故而,这群惯匪往深山中一躲,一时间确实是难以彻底剿灭。

而躲进了深山的匪徒,则派出有经验的老匪化装成商人、农民,混入我驻防部队地区刺探军情;又暗中与一些贼心不死的地主、反动党团骨干分子相勾结,作为耳目;还要时不时地趁虚袭击防御力量薄弱的乡镇政府,杀害干部和群众、抢劫大米等物资。

当小雄鸡收拢了一部分外县残匪后,又开始了杀人放火。

6月27日晚,小雄鸡匪帮偷偷潜入奉化岩头乡,发动偷袭,用机枪对乡政府猛烈扫射,还杀害了岩头上村农会文书毛恭存;

两天后,匪徒又窜到大坑村,杀害了农会积极分子毛老三、毛中火等人;

6月30日,小雄鸡聚集大量土匪,包围了张家车村,杀害民兵队长等多人,烧毁房屋12间;

7月中旬,在奉新公路上拦截货车和客车,大肆抢劫货物及旅客钱财。

对“小雄鸡”股匪的彻底围剿。

10月,浙江省军区二分区(宁波)警备第2团3营,奉命进驻奉化西的跸驻村。

上级决定以一个整营兵力入驻,这一回是要彻彻底底地剿灭小雄鸡这股土匪。

奉化跸驻村照片

跸驻村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村落,相传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王钱镠曾经来此探访隐士,驻跸于此,故而村子得名“跸驻”。

警备团3营入驻后,细致认真地贯彻了“军事清剿、政治瓦解和发动群众”的剿匪方针,派出干部战士组成多支小分队,深入到各村串门访问,召开座谈会和村民大会,广泛宣传形势和党的政策,揭露恶霸地主勾结“小雄鸡”的罪行。

随着宣传深入,土匪的之前编造的一个个谎言被事实揭穿了,各村村民的觉悟提高,被迫替土匪藏枪藏物的群众们解除了顾虑,都纷纷主动交了出来。

同时,部队还积极做起了土匪亲属们的工作,重申“首恶必办、胁从不问、立功受奖”的宽大政策,指明悔过自新的道路指清了。

要他们把走入歧途的亲人们找回来,与家人团聚,做一个安分的劳动者。

事实证明,只要把群众们发动起来后,就没有办不成的事!

宣传教育的展开,同样使得匪属们也幡然醒悟,纷纷千方百计地进山,寻找他们那些做了土匪的亲人。

比如驻村武装委员设法找到了在山中为匪的妻弟王其昌,王其昌下山自首,悔过自新后,又与之前主动投诚的毛信夫一起上山,成功说服小雄鸡匪部的副大队长王祥丰自首,王祥丰又把兄弟王世友及其亲信等人拉了出来,下山投诚。

于是,小雄鸡的土匪队伍开始瓦解了。

在此基础上,部队还决定,举办民兵短期训练班,挑出身体好、觉悟高的村民进行军事训练,组建起了武装民兵。

3营3连连长杨秋明,把跸驻村周围16个村的民兵组成了联防大队,杨连长亲自兼任大队长,统一指挥。

如果发现匪情,民兵们立即行动。

人民手里有了武装,原来觉得令人生畏的土匪就再也不可怕了。

这样,就使得小雄鸡这股恶匪开始走投无路了,因为他们玩熟了的手段不灵了,便彻底地陷入了天罗地网之中。

1951年春节期间,天气连降大雪,跸驻村打出了“歼灭小雄鸡,农民好分田”的宣传口号,群众们剿匪斗志空前昂扬,3连杨秋明杨连长带领全连和联防大队民兵,与新昌的剿匪部队协同,发起了一次合力清剿行动,该役击毙了小雄鸡的小舅子林官兴等匪徒,匪众大部覆灭,小雄鸡只带着几个心腹落荒而逃。

“小雄鸡”的覆灭。

躲进了小坑脑深山中的小雄鸡,身边只剩警卫梁昌华、“小老王”、朱志龙三名匪徒,粮食吃光、衣服全湿透,已如丧家之犬、失魂落魄了。

因为又饿又冷,四人再顾不上“白天不生火、不冒烟”的惯匪生存法则了,便在岩下坑龙王庙烤起了火,于是行踪暴露。

被发动起来的群众们,这时都在自发的寻找土匪踪迹,其中就包括了小雄鸡原来的警卫员、已经悔过自新的谢全宝,谢全宝根据经验,循着烟火搜寻过去,发现了小雄鸡一行人,马上报告了部队。

3连侦察班长纪田庆带领全班战士赶到,立即发起攻击,侦察班火力猛,冲锋枪一阵猛烈扫射,二匪中枪倒地,小雄鸡的脚踝也受伤,然而这个惯匪仗着年轻时练出来的身手与脚力,仍然一瘸一拐地带着警卫员梁昌华再次逃入了深山。

这时候,岂能还容得这个匪首逃脱?

侦察班战士不顾风雪寒冷,跟踪追击。

同时,对地形更熟悉的民兵们也组织了起来,带上了枪支弹药,牵上了猎犬,开始搜山围捕小雄鸡。

2月14日下午,穷途末路的小雄鸡与其警卫员二人,躲在了跸驻村附近山上,他俩先在雪地倒着行走了很长一段路,然后藏身于路旁灌木丛中,这是试图用脚印误导追捕队,待追捕人员远去后趁机脱身,这也是土匪们反追捕的常用手段。

然而万没想到的是,跸驻村民兵潘官清、宋兴苗、王大毛等人牵着猎犬上山搜捕,于是小雄鸡行踪暴露,被民兵们一阵排枪齐发,打成了马蜂窝,一命呜呼了。

小雄鸡这个祸害了地方二十年,视普通人性命如草芥,坏事做绝的恶匪,最终丧生在了他曾经残害过的普通民众的乱枪之下,这正是应得之惩罚。

浙江剿匪纪——击毙奉化匪首小雄鸡_历史奇闻_第3张


标签: 浙江  剿匪  击毙  奉化  匪首  雄鸡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