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的外地人离开深圳了 失败的深圳年轻人

cht 2023-04-18 7次阅读

越来越多的外地人离开深圳了 失败的深圳年轻人(1)

逃离大城市从来不是新鲜话题。

每年有多少人想过来,就有多少人想离开。

95后的阿惇,受够了永远人挤人的一号线早高峰。

身高155的她,一上地铁头部正好卡在路人腋下。

每到夏天,她就会在心里骂遍深圳的“臭男人”

90后的罗一笑,受够了连续5年10点之后下班的日子

“都说不懂业务的HR不是一个好HR,不加班如何了解业务、掌握业务?”

日子久了,难免透不过气。

房价低、节奏慢、环境好的二线城市,承载着年轻人对幸福的向往。

阿惇逃去厦门,罗一笑逃去惠州,寻找生活的另一种面貌

但这并非康庄大道。

厦门的媒体环境让试图找回新闻理想的阿惇感到失望。

而罗一笑用降薪换来的、接近“退休”状态的神仙工作,带给她的只有深深的不安

如今,罗一笑已经回深2年,重新过上996的日子。

逃到二线城市的经历就像一笔与命运的交易,用一次偶尔的“脱轨”,交换直面压力和痛苦的勇气

那就逃跑吧

好不容易送完所有领导,罗一笑匆匆回到宿舍,洗漱完一看时间已经11点。

“有时候醉到不省人事,还是希望有一个人能陪在身边。

但这样的作息,拿什么去跟别人谈恋爱?”

两年前,作为深圳一家大型制造业企业的HRBP(人力资源业务合作伙伴),10点下班对罗一笑来说是家常便饭。

就算不加班,也得配合业务团队,和同事、领导一起陪客户吃饭

端茶倒水、迎来送往。

这份强度远超996的工作,她一干就是5年。

深圳的优势显而易见,开放、包容、充满活力。

为了留在大城市,她愿意忍受没有调休的无偿加班、忍受没完没了的商务饭局......

越来越多的外地人离开深圳了 失败的深圳年轻人(2)

年近三十,当身边朋友一个一个成家立业,她开始重新打量自己的生活

“精神压力导致我经常失眠,每天睡眠严重不足。

”一失眠,白天的事情就在脑子里放电影。

到最后,睡不着这件事成为新的压力源。

体检时,医生建议罗一笑多休息

“那段时间每天都在大量掉头发,甚至感觉自己要秃的那种。

也许掉落的不只是头发,还有留下的信心。

工资对得起这些年的付出,可那点存款距离买房堪称天方夜谭。

何况哪个女生不爱美?哪个女生愿意长期喝酒熬夜?

要不,换个城市重新开始吧。

都说宇宙的尽头是编制,罗一笑打算一边在惠州工作,一边利用业余时间备考

“其实这个念头不算突然冒出来的,平时也会和闺蜜讨论。

惠州是潜力城市,离深圳很近,想回随时可以回来。

怀着对新生活的期待,她接下惠州的offer。

这是谨慎走好人生每一步的罗一笑为数不多的“叛逆时刻”。

不过叛逆程度有限:深圳和惠州两份工作的间隔只有一周,几乎称得上无缝衔接

稳定的体制内工作是当时罗一笑期盼的终点,也是阿惇在深圳正式工作的起点。

虽然她们的结局都是离开。

2021年,阿惇来到深圳区政府某下属部门写材料。

她大学期间曾在深圳一家报社实习,当时带她的实习老师推荐了这个机会。

对于毕业没多久的普通本科生,这是一份说出去体面、到手薪资也算可观的工作

即便是编外合同工,也能享受免费食堂以及一些节假日发放的福利。

“我这个岗位平时工作强度不会太大,但当时深圳有些突发事件,科室需要不定时加班,也不能说很清闲。

有过媒体实习经历的阿惇看来,写材料不算麻烦事,单位里的“层级关系”是更令人头疼的东西。

见面称呼、会议席位、材料中各位领导的出现顺序......她时刻被这些关系困扰着。

“当时第一个想法就是这里是深圳啊,难道也不可以免俗吗?”

越来越多的外地人离开深圳了 失败的深圳年轻人(3)

离开时拍摄的平安金融中心

与此同时,写材料和她理想中的工作有着巨大鸿沟。

她看着屏幕前的大段文字,深知这些规整、严谨、格式准确的东西,不是自己想要的作品,也不想把未来岁月绑定于此。

她想拾起搁置了一段时间、已经有些落灰的新闻理想。

“当初为了男朋友来到深圳,分手了,我对深圳好像也没有感情了,并不想多留,就想回到我喜欢的城市。

在厦门度过的大学时光太过美好,那座城市早已成为阿惇的精神故乡

直到现在,她依然在说“回厦门”,而不是“去厦门”——其实她是汕头人。

“出门在外,我最想念的味道不是潮汕牛肉火锅,而是厦门炸五香。

阿惇提前一天收拾好那间不大的公寓,能寄地寄走,该扔的扔掉

离开那天,她推了两个行李箱,背了一个双肩包就走了。

“坐上车心想,大概以后不会再回来深圳了。

只想找个压力小的城市,有喘气的时间,让自己看看书。

预料之外的落差

“如果单纯去过周末,可以找个慢节奏的城市。

但工作不适合在那样的环境里,太躺平了。

逃去惠州的罗一笑,找到的新工作堪称网友口中的“神仙工作”,她也因此提前过上了“退休”的日子——代价是薪资比之前下降三分之一

新公司有二十多年发展史,各项规章制度早已无需她来完善。

作为人力行政总负责人的罗一笑,和同事们过着一种“老干部”的生活:日复一日,按部就班

看看报表,喝喝茶,偶尔和政府官员打打交道,已是全部工作内容。

“在那里,上下班没有明确时间规定,只要老板不在公司,不用去都行。

员工好像也不太希望我老是出现。

罗一笑在惠州的同事大多是本地人,没有经济压力,更谈不上房贷压力。

“他们基本不用焦虑住房问题,就是自己赚钱自己花,怎么舒服怎么来,从没考虑过以后,也没考虑过要有点积蓄。

阿惇在厦门也过了一段时间“神仙日子”,远离大城市的糟糕通勤以及逼仄房间。

从前在深圳上班,身高155的她觉得夏天的地铁1号线堪称小个子的噩梦

“我这个身高甚是尴尬,头好死不死正好卡在人家胳肢窝那儿。

那段时间,全深圳的’臭男人’都被我在心里骂了一遍。

那是戴着口罩也挡不住的浓郁气味。

为了确保准时到岗,挤地铁时只能将自尊心先放到一边

搬到厦门,地铁不再是令人窒息的存在。

越来越多的外地人离开深圳了 失败的深圳年轻人(4)

厦门地铁的闽南语灯牌

“同样都是1号线,厦门地铁1号线早上8、9点还能找到空位坐,这是在深圳绝不可能发生的事情。

”但更多时候她会选择坐公交出门。

“厦门的BRT比地铁还方便。

虽然都是漂在城市里,阿惇总觉得厦门的城中村更有家的感觉

“和深圳的还是有区别,人没有那么多。

她在深圳住的公寓隔音不好,躺在床上能够清楚听到隔壁的动静,这让她在厦门看房时特地敲了敲房间的墙壁。

墙是实体的,隔音不错

租金1300一个月,包网费、管理费在内,周边吃的也很多。

越来越多的外地人离开深圳了 失败的深圳年轻人(5)

厦门公寓的走廊

城市之间的细微差距,罗一笑也体会颇深。

“聚会的时候,深圳女孩最喜欢讨论怎么搞钱,惠州女孩每天讨论的基本都是各种瓜和买买买

”她倒有些怀念深圳那种人人上进、生怕落后的氛围。

她与新生活的蜜月期短得可怜

面对突然多出的大块业余时间,短暂的高兴之后,更多的是不知所措。

“可能跟自己从小到大受到的教育有关,我就是个闲不下来的人。

剥离工作带来的成就感和价值感,罗一笑像只漏气的气球。

干多干少都一样的摆烂,仿佛是对曾经努力的自己的背叛。

她担心自己在这样的环境里慢慢“废掉”——当付出得不到相应回报,当所有野心和斗志被渐渐消磨,所谓“神仙工作”,只是自废武功的慢性毒药。

“我也自我检讨过,劝自己先试试看,但还是说服不了自己,总觉得内心有颗小宇宙在燃烧。

”到惠州1个月,罗一笑就开始寻找回深机会。

阿惇面临的问题更棘手:就算降薪,也难有合适岗位。

与二线城市慢节奏生活相对应的,是更少的工作机会和更难以接受的待遇

毕业后gap的一年,让简历变得细碎。

加上疫情影响,厦门的就业环境不算好。

不太连贯的工作经历,让她压根不敢讨价还价地谈薪资

“当时给我开的工资是5千,试用期结束再根据能力定薪。

而且她发现厦门许多公司都不会给员工缴纳公积金,只有五险。

“在我的认知里,五险一金是最基本的保障,从来没想过公司会不给员工交公积金

在深圳求职的时候,阿惇从未把这个问题放在心上。

“哪怕是私企,绝大多数都会缴纳五险一金,可能区别在于档位和基数而已。

躺不平,不如回来卷

总得有份工作养活自己。

权衡利弊,阿惇接受了那份试用期5000的工作。

比薪资更让她失望的是新的工作环境。

疫情后,一些公司搬离了厦门,媒体行业的日子也不好过。

厦门在阿惇口中“还没鸡屁股大”。

“从岛内打车到岛外,老练的司机都不用40分钟,半小时就给你送出去,还能体验跨海疾驰。

城市不大,媒体圈子更小。

“小到某一个人靠着关系就可以拿到非常不错的项目,即便她肚子里没有一点墨水。

我很不屑这种做法。

阿惇知道这不是某一个城市才有的现象,但她不想继续留在这样的氛围里。

梦寐以求的精神故乡,在这次回来之后悄悄变了模样。

越来越多的外地人离开深圳了 失败的深圳年轻人(6)

在厦门外采时拍摄的五通灯塔

这里没有我想要的东西了

我希望我的文字有力量、有发挥空间,我觉得厦门给不了我这样的空间。

一开始,她想以一种更舒适的身份在厦门多留几年。

“后来想想,自己眷恋厦门并不是因为这座城市能提供梦想,只是因为这里的人对我太好了。

离开厦门的阿惇考虑重新回到深圳工作。

这一次不是为了男朋友,而是为了自己

梦醒之后,她怀念起深圳的包容。

喝茶看报的“老干部”生活,也让罗一笑清晰地认识到自己就是一个闲不下来的人。

于是3个月后她就从惠州回到深圳。

一晃又是两年。

依然是加班到10点,依然是节假日随时待命。

刚刚过去的中秋假期,罗一笑只有1天休息,她把这宝贵的一天时间都花在补觉上了。

和两年前不同的是,罗一笑对于加班、对于应酬的容忍度变得更高

她觉得自己不是单纯在为老板打工,也在为未来拼搏。

“格局打开了,想法与态度和从前完全不一样,更加把工作当作自己的事业来做。

按马斯洛需求理论来说,已经到了最高级尊重与自我实现的需要了。

“在深圳我只是个HRBP或者HRM,还达不到HRD的水平。

因为深圳人才很多,要求也很高。

明确的职场晋升路径,推动罗一笑继续前进

“现在对于考公务员没有多大想法了,但还是想继续考些证书,比如那些有补贴的、能提升技能的。

逃到二线城市的经历就像一笔与命运的交易,用一次偶尔的“脱轨”,交换直面压力和痛苦的勇气。

工作依旧忙碌,只是多了一份豁达——心甘情愿,画地为牢

越来越多的外地人离开深圳了 失败的深圳年轻人(7)

这可能是打工人的一种另类精神解放,虽然多少有点自欺欺人。

只有偶尔失眠的夜晚,罗一笑会怀念曾经在惠州的日子

“我住的地方周围非常安静。

在深圳的市区,可能很难找到这么安静的地方。

一线城市的发展潜力没有上限,工作强度也没有

拿到入场券的人想长久留下,只能拼尽全力。

注:文中人物均为化名。

部分图片由阿惇提供,部分源自ShenzhenWeekly


标签: 越来越  多的  外地人  离开  深圳  败的  年轻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