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关锁国:帝国太强大,不得不实行

cht 2023-04-20 6次阅读

闭关锁国:帝国太强大,不得不实行_历史奇闻_第1张

引言:

清末的落魄和清朝实行的闭关锁国有很大关系,后世对于闭关锁国争议很大,有认为是统治者为了维护自身统治地位;也有人认为闭关锁国是为了防止外国势力影响到清的发展。

这一政策确实是目光短浅了些,但也确实和那时清朝的强大国力有关系,统治阶级有着足够的自信在经济上可以做到自给自足。

图1:清朝疆土图

康乾盛世下的清朝

闭关锁国:帝国太强大,不得不实行_历史奇闻_第2张

闭关锁国政策施行之前正是清朝最鼎盛的阶段,现在说的康乾盛世正是康熙、雍正、乾隆这三位统治者在位之时所创下的功绩。

康熙时期算是盛世的开创时期、雍正是盛世的鼎盛时期、乾隆正是清朝盛世的结束期。

雍正在位时的鼎盛期反而是清朝锁国的开始,乾隆时期是闭关锁国的全面施行的时期,清朝闭关锁国的很大原因和其强大的国力有关。

1. 廉政治世

从中国古代历朝代的统治者施政的方式来看,廉政是很重要的治理天下的方式之一。

本身廉政方式就是制止统治阶级的暴政,无论是为君还是为臣,廉政都是他们的标准之一。

清入关占领中原时,和汉民族的矛盾很是激烈,民间百姓动荡不安,清统治地位并不稳定。

到了康熙时期,才清晰认识到解决这种矛盾的方式是要先管理好臣子,为官者首先要做到奉公守法,高阶官员廉政为低阶官员作出表率。

这种正本清源的方式确实让康熙皇帝将廉政和治理天下两者紧紧相联。

图2:康熙皇帝图

康熙皇帝非常重视廉政建设,为此建立了密折举报制度,此制度让深居朝中的统治者得以清晰了解臣子间所行之事,方便处理贪赃枉法的昏官。

统治阶级和官僚阶级治理天下是离不开廉政的,想要治世需要为官清廉。

康熙皇帝在清时期所做的廉政措施,有效的管理了天下。

清入关时才有二百多万顷耕地,至康熙时期已经有了六百多万顷耕地,耕地增加说明了人口增加、税收也有增加,康熙时期的清朝自然是富裕的。

2. 改革治世

雍正皇帝可是一个性格内敛的人,在其父康熙的教育之下,做到了严于律己,礼贤下士。

康熙晚期的清朝国库是空虚的,几十年的稳定发展也没能在此时继续繁荣下去,社会各阶层的矛盾自然也是层出不穷。

雍正继位之后,发布了许多的改革措施,像是改土归流、火耗归公等,成效有了,百姓生活有所好转,矛盾减少,清朝国库的财政收入也得以回转。

雍正在位时处理贪赃枉法官员的手段更是残酷,各级官员都害怕收到处罚,官场清廉,百姓富裕,清朝的繁荣局面得以保持。

图3:雍正皇帝图

3. 清朝最后的繁荣盛世

乾隆早期时候还是注重朝政的,也为许多地区减少了赋税,百姓得以休养生息,社会也得以稳定。

乾隆时期国库钱粮数量众多,创下了清朝的记录。

对于贪赃枉法的官员也是恨之入骨,各地官员也是不敢"轻举妄动",这对天下百姓自然是好事。

说清朝的覆灭和乾隆关系很大,也是在乾隆后期才出现的,此前还是一片繁荣。

图4:乾隆皇帝图

4. 康乾盛世使得清朝国力强盛

清朝施行闭关锁国这样的措施,就包括了清朝此时强盛的综合国力的原因。

自这三位皇帝统领下的盛世,让清朝的国土向外扩张了许多,因为周边少数民族的归附使得清朝版图增添了不少,可以说是汉唐盛世以来再次繁荣的时期;不光是疆域扩增,康乾时期的经济也很繁荣。

据史书所记,清朝的国库常是充裕的,光是给各地百姓免除税收的数目就达到了几亿两白银。

而且此时期的工业产量也占世界总产量的百分之三十,清朝各类的商品得以传销海外,蔗糖、茶叶、丝织品等在海外的销量很好、市场极大,经济繁荣。

康乾时期的军力也很强大,南征北战、东征西讨都有不错的战绩。

像是康熙时期的沙皇政府、雍正时期的青海战争、乾隆时期平定的叛乱,无一不证实了康乾时期的清朝国力强盛、军力强大。

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原因下,清朝施行闭关

清朝的闭关政策和明朝的海禁措施有很大联系,但清朝的闭关锁国又不仅限于海禁。

康乾时期下令海禁次数很多,也关闭了许多沿海口岸,像是进一步的控制住了货物流通。

清朝闭关锁国的原因包括了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原因,这一政策让清朝的经济、文化、技术等都受到了影响。

图5:海禁后的港口图

1. 清朝政治方面的原因

清时期不仅在国内有很大的武装势力在威胁清政府,海外一些国家也存在这样的威胁。

为了维护清朝统治者地位,清政府采取了闭关锁国这样一种策略,希望以此处理掉这样一种矛盾。

本身清王朝就是少数民族—满族所建立的,和汉族之间的矛盾自然是层出不穷。

许多有威望的汉族势力不满清王朝的统治,举行了很多的起义活动。

还有一些如白莲教、天理教等神秘组织也在民间暴乱,这很大影响到了清王朝的统治。

清王朝害怕这些人和海外国家的反动势力联合一起对抗朝廷,于是便想到了闭关锁国的政策,以及时阻断反清势力结盟。

乾隆晚期时候,官僚和地主、百姓间的矛盾逐渐激化,起义情况常有,国内就有很大隐患了。

此时的国外文明也在向国内扩散,不断影响着国人的思想,这种文明的传播者引起高涨反清情绪的隐患,清朝统治者自然不想此类情势发生,于是便有了禁止海外教会传播思想的措施。

"禁教"等闭关锁国的政策都是出于政治方面的原因,主要是为了维护清朝廷的统治地位,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

图6:生活贫困的清朝百姓

2. 清朝经济方面的原因

本身清朝经过繁荣盛世之发展,和海外国家的交易主要是以输出为主,像是大米、茶叶、丝绸等丰富物品在海外很吃得开,而向内输入的不过是一些奢侈品、金属材料等,这在物产丰富的中国可说是可有可无。

乾隆皇帝便认为清王朝治理下的天下家大业大,完全可以自给自足,不需要从外夷那交易货物。

此时的清王朝经济发达,在某种条件下算是促进了闭关锁国政策的实施。

本身中国古代常见重农抑商的情况,雍正皇帝都认为农是天下之本,工业、商业等都在农业之后。

这种思想让清朝只重视自己的农业耕作,不在乎和外夷的贸易和科技发展。

这种保守的经济观念也使得闭关锁国的政策得以施行。

图7:百姓农耕图

3. 清朝文化方面的原因

因为中国古代宗法制度和儒家文化影响的原因,封建社会形成了君权至上的思想。

宗法制度:统治者便拥有最大的权利,君权仿佛是神灵授予给天子的,君权便是神权。

这就使得封建社会的皇帝高高在上,凌驾于五湖四海之上。

儒家文化:儒家文化本身讲究的便是"礼"字。

而统治者便借助"礼"建立了封建社会的礼法制度。

统治阶级一向都认为自己是天下之主,外邦都要向自己进贡。

可到了清朝时候,这种情形已经发生改变了。

清朝时候世界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西方的文明有了超越清的情况出现。

但是清王朝统治阶级自己并不知道,用旧时的礼仪要求西方使臣,西方使者自然接受不了什么三跪九叩这种礼仪,出现了敌对现象,这就是文化不同所造成的原因。

清统治者后来便因此实施了闭关锁国的政策。

4. 清朝军事方面的原因

清政府因为外国势力入侵的原因实行了海禁政策,这是军事方面的原因。

清初期时候荷兰殖民者、英国海军等西方势力入侵了中国,为了降低这类事件的发生,清政府选择关闭多数海口,只留广州。

但后来英国人还是攻击了虎门,清政府只好施行海禁;为了消灭国内的一些沿海势力,清政府选择切断他们和内地的联系,使他们不能够从内地收集物资,粮食自然也断掉。

当时的"迁海令"也是清统治者为了防止这些沿海势力和清军队相互联系,才实行的政策。

后来海禁形势严重,也成为了清王朝选择闭关锁国的原因之一,这属于军事方面。

图8:英国舰队攻击虎门

清朝闭关锁国直接耽误了中国的发展

对于闭关锁国的看法,大多是两种情形。

一是认为这种政策使得中国的发展受到极大影响,是消极的方式;二是认为这种政策是积极的,它有效的帮助中国抵御了敌对势力的侵扰。

无论是怎样,闭关锁国还是为中国旧社会带来了很严重的影响。

中国旧社会没能在海外市场发展,本身就隔绝了科技文化的交流。

西方的工业得到快速发展,中国还主要在发展农业,闭关锁国的政策实施后还影响了沿海地区的手工业发展。

隔绝了交流自然让中国和西方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大,到了清后期,繁荣昌盛的现象已不再,有的只是落后的社会。

结语:

清朝闭关锁国很大的原因和其自身强大的国力有关,排外的旧思想始终让封建社会走向衰落。

闭关锁国可以说是清政府消极的抵御外国势力入侵的方式,导致了中国社会逐渐落后。

可以说康乾时期的强大国力,是实行锁国政策的重要原因。

参考文献:

《海国图志》

《皇朝政典类纂》

《四库全书》

闭关锁国:帝国太强大,不得不实行_历史奇闻_第3张


标签: 闭关锁国  帝国  强大  不得不  实行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