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诗仙李白的引路人,晚年被迫辞官还乡,留下的诗仅存19首

cht 2023-04-20 6次阅读

他是诗仙李白的引路人,晚年被迫辞官还乡,留下的诗仅存19首_历史奇闻_第1张

贺知章是低调与狂傲的结合,他文采斐然,却从不吝惜才气。

他自称狂客,却从不过分招摇。

他是文坛领袖,也是“诗仙”李白的引路人,纷纷作诗践别汇成诗卷,皇帝亲自做序。

贺知章虽然在官场和诗坛都如鱼得水,但他也受时局牵制,在满是权力纷争的朝堂,他被迫选择明哲保身,辞官还乡。

他是诗仙李白的引路人,晚年被迫辞官还乡,留下的诗仅存19首_历史奇闻_第2张

贺知章是极具创造性的诗人,他的《咏柳》,将春风比作树木的剪刀,巧妙地赞美了大自然对万物生长时节的生命,描绘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他的《回乡偶书》,也是言语之间透露出一种无奈,对归乡的感叹。

读到这首诗,初来觉得朗朗上口,偶尔回忆起这首诗,都有和诗人一同的物是人非之感。

相隔近千年,他的诗歌能够在我们每个人小时候传诵,写出来了我们国人千年不变的喜迎春天,思归故里的那种情感。

有才之人最忌讳恃才傲物,可贺知章却将自己称为狂客。

贺知章狂在率性,他从不将文采当作炫耀的资本。

写诗作赋之时,他随性而作,随作随弃,丝毫不稀罕大文豪的名头,也不像别的诗人,都把自己的诗歌收集汇整成一部诗集。

也因为这,他的诗作留下的不多。

贺知章写诗只求尽兴,写字亦是如此。

关于草书,世人只识颠张醉素,也就是张旭、怀素二人,却无人谈起贺知章。

贺知章在当年和张旭可是好朋友,他俩喝酒尽兴之时,提笔作诗,写成之后也不拿走,随意留给提供笔墨纸砚的人。

贺知章有着亲和的气质,性格不拘束,豪放旷达,因此他的朋友、追慕者很多。

他出名的时间早,少年成名,是出了名的聪慧天才少年。

他除了是一位诗人,也是一个杰出的政治家。

贺知章辞官归乡那一年,皇帝唐玄宗为他作饯别诗,皇太子、丞相等高级别的官员,还有当时文坛上的领军人物都齐聚一堂,为送别贺知章作诗吟咏。

可想而知,那是一个多么盛大的场面。

贺知章凭什么有这么大的面子?王孙贵胄,文人雅士都为他的离开而聚集。

首先贺知章是一个官员,他是浙江历史上第一位有明确记载的状元。

科举高中之后,贺知章便入朝为官,那个时候是武则天当政时期,因为朝中有一位做刑部尚书的亲戚陆象先引荐,没有人给贺知章使绊子。

后来贺知章在兵部尚书张说手下做事,在官场上一直少有波折。

一些籍籍无名的诗人来到京城,被他引荐之后才大放异彩,其中最负盛名的就是李白。

李白从西蜀入长安,无人问津,贺知章看了他的《蜀道难》,不禁称赞李白,不是尘世凡人。

贺知章对唐玄宗极力引荐李白,唐玄宗也已久闻李白大名,于是在金銮殿召见李白,任命李白为翰林待诏。

贺知章把衣带上的金龟解下送给李白换酒的佳话,一直为人传颂,人们都欣赏这则佳话中的李白,却都料不到贺知章对于李白的重要性,他就是李白的伯乐。

贺知章与李白都是真性情的人,且同爱饮酒,被杜甫列为酒中八仙。

而杜甫一向仰慕李白,却将贺知章列为八仙之首。

李白一向狂傲不羁,对好友杜甫作的多达十几首思念诗,里面却只有两三首思念杜甫的诗。

但他在贺知章生前就写了两首送别诗,去南方找贺知章重聚,却得到他已经逝去的噩耗,又作三首怀念诗,字里行间都是推崇与敬重。

贺知章虽然在唐玄宗时候受到赏识,作为太子老师,官至工部侍郎。

可是他已经在朝为官半个世纪了,这些年里他官职的升迁缓慢,在官场默默无闻,如果说是才华不被赏识,那说不过去。

我认为结合当时的时事来看,主要是政局不稳的缘故。

贺知章是有真才实学,可官场鱼龙混杂,四处充满尔虞我诈。

再者贺知章是武则天时期入朝为官,武则天的功绩虽为人乐道,但她那个时候毕竟是夺了李唐江山。

且武则天喜欢任用酷吏,朝堂上拥护武则天和拥护李唐皇室的各自为派,贺知章被认定为武则天一方的人,故他的处境十分尴尬。

神龙政变后,韦后干政,朝堂之上又是鸡犬不宁。

直到时任临淄王的李隆基联合太平公主发动政变,后来即位,政局才逐步稳定下来。

这时候的贺知章,就开始活跃在皇帝周围了。

可以看到贺知章实际上一直明哲保身,并不过多干涉朝中大事,也就没有重要官职可做。

固然唐玄宗时期贺知章得到皇帝的青睐,做了太子的老师,工部侍郎,可是官职依旧不算核心。

这个时候贺知章作为一个真性情的官员,或许已经看到盛世背后的隐患,并因此不安。

晚年的贺知章行为更狂,喝更多的酒,醉更深的梦。

他看到唐玄宗昏庸之兆将显,看到小人慢慢爬上高位,就算是酒醉也改变不了现实。

他年纪已老,面对这样的时局,他有心无力,只能被迫辞官归隐,回乡入道。

贺知章是一位真性情的诗人,他性格良善而狂放不羁,与文坛众人关系颇好。

虽然他的诗作多数散佚,《全唐诗》录其诗19首,但现存的这些,已经足够窥见他的真才实学。

官场并不算得意的他,在帝国的文学中心长安生活了一生,文学追慕者不少,又写得一手狂草,文坛得意足矣。

他是诗仙李白的引路人,晚年被迫辞官还乡,留下的诗仅存19首_历史奇闻_第3张


标签: 他是  诗仙  李白的  白的  路人  晚年  被迫  辞官  还乡  留下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