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载在位年限最短的高祖皇帝——后汉高祖刘知远

cht 2023-04-21 12次阅读

01 历史科普——“庙号”、“后汉”

(1)后汉历史科普

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延。

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王朝自此完

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有分有合,有合有分,分分合合。

当雄壮巍峨的大唐,被时光碾过,中国再次迈入了分裂。

这是自两晋“五胡乱华”后又一段分裂、割据、混战、民不聊生的至黑至暗时刻。

公元907年,唐节度使朱温废掉唐朝末代皇帝哀帝李柷,建立后梁。

自唐朝的统治瓦解后,中国就陷入了分裂割据壮态。

由907年朱温灭唐肇建后梁始,至960年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止,短短的50余年间,古中国的核心地区黄河流域先后经历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朝代,合称五代。

与五代同时,北方的山西和南方各地先后出现了十个割据政权,总称十国。

因此,这段历史也被称为五代十国时期,而后汉即五代之一。

其实五代十国也并不能很好准确地概况这段历史。

因为唐朝末年,北方契丹族势力不断扩大,其首领耶律阿保机逐步统一契丹各部,于916年称帝,建立契丹政权。

947年,契丹改国号为“辽”。

辽作为一大国,已深入影响到了五代的朝代更替。

(2)庙号历史科普

爱看历史的人,经常会在古籍中发现庙号、谥号、尊号及年号等称呼,有时还会同时出现,令人困惑。

其实,除庙号、谥号、尊号三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需要加以辨识外;年号作为中国历代帝王用以纪年的名号,相当于公元纪年,是十分容易区别的。

现就庙号作如下科普:

a.庙号的起源

一般认为,庙号起源于商朝,如太甲为太宗、太戊为中宗、武丁为高宗(成汤有可能是太祖)。

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标准,最初上庙号是一场非常严肃且严格的政治活动,开国君主一般是祖、継嗣君主有治国才能者为宗。

到周朝时,确立了谥号制度,对君主和大臣的一生作为给予盖棺定论的评价,庙号制度也顺势被废止,而秦朝连谥号制度也废止了。

国君无论贤愚都有谥号,但庙号是宁缺毋滥,很多人都没有。

b.庙号制度的继承

作为代秦者,为评述自身混一天下的功过,汉朝再次启用了庙号这一制度,并被汉以后的朝代所承袭。

在汉朝,庙号是由后继者为先行者追加的最高荣誉,是十分慎重且重大的一项政治活动,不少皇帝因此都没有庙号。

刘邦是开国君主,为太祖高皇帝,其中太祖为庙号(也有称高祖),高皇帝为谥号,庙号由孝惠帝刘盈上。

刘恒为太宗孝文皇帝(孝景帝刘启上庙号)、刘彻为世宗孝武皇帝(孝宣帝刘询上庙号)、刘询为中宗孝宣皇帝(汉平帝时王莽上庙号))。

大家熟悉的“文景之治”的汉景帝刘启就只有谥号,而没有庙号。

说到庙号,就不得不提王莽其人。

王莽主政期间,一口气为高宗孝元皇帝刘奭、统宗孝成皇帝刘骜和元宗孝平皇帝刘衎等三位皇帝上了庙号。

汉景帝得知恐怕也会恋恋不忘。

c.庙号的泛滥

一切物事,都是由严肃走向世俗。

庙号经历过一两百年的严肃时期,也迈入了世俗。

“祖”之泛滥,始于曹魏,到十六国时期,后赵、前燕、后秦、西秦等等小国,其帝王庙号几乎无不称祖;到了唐朝,除了某些亡国之君以及短命皇帝之外,一般都有庙号,与之相对的是谥号也愈来愈长。

在称呼时,我们通常把庙号放在谥号之前,并与谥号一道构成已死帝王的全部称号。

但在习惯上,我们又有所区别。

对唐朝以前的皇帝一般简称谥号,如汉武帝、隋炀帝,而不称庙号;对唐朝以后,则改称庙号,如唐太宗、宋太祖等。

刘知远后汉高祖就是在这样一个庙号泛滥的年代里产生的。

02 刘知远其人

刘知远即后汉高祖,生于公元895年,卒于公元948年,今山西太原,沙陀族人。

五代十国时期,开创了后汉,为后汉开国皇帝,后改名刘暠。

(1)小儿辈已崭露头角。

刘知远从小异于常人,肤色发紫,眼睛多白,长着一副严肃庄重的样貌;且为人从小沉稳庄重,不好嬉戏(史载:弱不好弄,严重寡言)。

古人认为,唯有异人方有异事。

刘知远因此深受乡人敬重。

他生于唐末,待其初长,已是梁晋(王)争霸时期,双方围绕黄河大小战役百余场,最终已李存勖建立后唐覆灭朱梁结束。

先期为梁晋争霸,后期为梁唐争霸,为避免与石敬瑭建立的后晋混淆,下文以梁唐争霸统称。

(这段历史可以看笔者前文关于后唐庄宗李存勖相关论述)

(2)敢打敢拼,勇猛过人,锐不可当。

功高莫过于救驾。

梁唐争霸,初时梁强唐弱,当时的晋王李克用、李存勖父子割据太原,竭力抵抗梁军进袭。

那时,刘知远就在李克用的养子李嗣源(即后来的后唐明宗)部下为军卒。

当时,石敬瑭也在李嗣源帐下为将。

在一次梁唐争霸的重要战役中,嗣源领军与梁军战于德胜,因梁军强势,双方鏖战不小,护于中军的石敬瑭都拼杀的落马而下、甲兵俱断,梁军一度逼近,情势十分危急。

幸得刘志远不顾自己的生死安危,以“所乘马授之”,又为石敬瑭殿后,救其脱难,凯旋而返。

石敬瑭感而爱之,以其护援有功,奏请将刘知远留在自己帐下,做了一名牙门都校。

石敬瑭称帝后,待刘知远甚好,最终官拜河东节度使、北京留守。

要知道北京留守,乃是石敬瑭窜唐时所任官职。

(3)乞于契丹,建国肇基,终成帝王。

公元947年,契丹进犯京师(现开封),俘虏了后晋少帝石重贵北去,后晋灭亡。

同年,契丹主耶律德光具办汉族的礼制衣服,登上崇元殿接受朝拜,诏令改晋国为大辽国,大赦天下,称年号为会同十年。

此亦作为辽国法统之一,其后百年与宋争中国之正统由来。

只因,辽承晋也。

朝会上,刘知远也遣使向契丹奉表投降,被耶律德光诏令褒扬嘉奖,称刘知远为儿子,并赐给一根木拐。

此前,公元936年,石敬瑭为打败唐军,登上皇位,将幽云十六州献给契丹主,并与耶律德光约为父子。

当时,刘知远劝道,对契丹称臣即可,当儿子则太过分,多送些金帛使辽兵援助而不必以割地相许,割地会造成将来后患无穷啊!

而此时,待的自身想要夺取石家天下时,也学起了老上司石敬瑭的路子,乞表降于契丹。

好在,刘知远作为后汉开国之主,还有一定魄力担当,未曾割地于契丹。

待使者回来后,告知刘知远说契丹政治混乱,一定不能攻占中原,于是便商议建国,于公元948年在太原登基称帝,国号“汉”,后世史家称为后汉。

03 功过评论

刘知远于公元948年建立后汉,登基称帝,同年病逝于太原,时年不足10个月,为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短的开国帝王。

其所建国度后汉也于公元950年被汉将郭威建立的后周所替代,成为五代史中国祚最短的一代。

刘知远死后葬于睿陵(今河南禹州市),封土堆为覆盆状,高约8米,地面四阙神兽尚存,神道石像生被埋入地下,占地面积1243.5平方米。

睿陵前原有四阙石兽,陵前神道自北向南排列文吏、武士石俑和各类兽俑,1958年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63年被公布为河南省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后人评价刘知远,多赞其勇而知兵,但不施仁义,缺少威望,没有为君的德行相匹配,虽然侥幸得了天命,一朝为帝,最终也难免“德不配位”,家国破灭。


标签: 史载  在位  年限  短的  高祖  皇帝  汉高祖  刘知远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