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三坊七巷”

cht 2023-04-23 5次阅读

我最早知道的三坊七巷,是从金庸的《笑傲江湖》,其中有一段林平之到福州的三坊七巷取“葵花宝典”的情节,后来再看林觉民的《与妻书》及其背景资料,以及冰心的《我的故乡》,对三坊七巷有了一个轮廓。

1997年,我从广西北海到福州工作,在福州期间,经常骑车、开车、走路穿越杨桥路、南后街、光禄坊、吉庇巷,但并未近距离游历这个自唐宋以来形成的坊巷,那时候三坊七巷没有修复,略显败落迹象,当时七巷去的最多的是“塔巷鱼丸店”。

三坊七巷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是福州老城区经历了建国后的拆迁建设后仅存下来的一部分。

它是福州的历史之源、文化之根、文脉昌盛之地。

三坊七巷自晋、唐形成起,便是贵族和士大夫的聚居地,清至民国走向辉煌。

区域内现存古民居约有270座,有159处被列入保护建筑。

以沈葆桢故居、林觉民故居、严复故居等9处典型建筑为代表的三坊七巷古建筑群,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福州中心城区(老城区)的三坊七巷拥有38公顷的完整保护范围。

三坊七巷为国内现存规模较大、保护较为完整的历史文化街区,是全国为数不多的古建筑遗存之一,有“中国城市里坊制度活化石”和“中国明清建筑博物馆”的美称。

2009年6月10日,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获得文化部、国家文物局批准的“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荣誉称号。

记不清是2001还是2002年,儿子被福州小茉莉花艺术团看上了,一个绵绵细雨的秋天,我骑着摩托载着儿子来到小茉莉花艺术团的团部,在三坊七巷中一个巷子中,儿子通过了面试,被小茉莉花艺术团录取了,那时,儿子的电子琴弹得很棒,乐感很好,可惜,这小子后来拒绝去小茉莉花艺术团报到,作为父亲的我,迁就了儿子,但儿子也就离艺术之路越来越远了。

我在福州生活工作有20年左右,对福州鼓山的涌泉寺、鼓楼区的三坊七巷如数家珍,可以媲美专业导游了,我初步统计了一下,陪客户、朋友去了各有近百次之多。

对三坊七巷印象最深的是南后街和杨桥路旁边的林觉民、冰心故居。

林觉民在广州就义后,他的岳父陈元凯托人连夜赶到福州报信,让女儿一家火速逃走。

为躲避迫害,林家大小七口人将祖屋匆匆卖掉,搬到光禄坊早题巷3号。

将林家祖屋买下的人叫谢銮恩,正是冰心的祖父。

也就是说,林觉民的故居也是冰心的故居。

冰心在她的散文《我的故乡》中,留下了对故居情真意切的描述:“我记得在我11岁那年(1911年),从山东烟台回到福州的时候,那时我们的家是住在‘福州城内南后街杨桥巷口万兴桶石店后’。

这个住址,现在我写起来还是非常地熟悉、亲切,因为自从我学会写字起,我的父母亲就时常督促我给祖父写信,信封也要我自己写。

这所房子很大,住着我们大家庭的四房人。

祖父和我们这一房,就住在大厅堂的两边,我们这边前后房,住着我们一家6口,祖父的前、后房只有他一个人,和满屋满架的书。

那里就成了我的乐园……”。

在这里,冰心于1912年考入福州女子师范学校预科,成为谢家第一个正式进学堂读书的女孩子。

冰心与林徽因

有意思的是,这里也是林觉民的侄女、近代才女林徽因的祖居。

其实冰心与林徽因渊源真的不浅啊,可惜后来反目了,我认为问题出在冰心身上。

1925年的冰心与林徽因

冰心的丈夫吴文藻和林徽因的丈夫梁思成,不仅是清华学校的校友,还住在一个宿舍,两人关系很好。

冰心曾经文章中称赞过林徽因:“1925年我在美国见了林徽因,那时她是我的男朋友吴文藻的好友梁思成的未婚妻,也是我所见到的女作家中最俏美灵秀的一个。

后来,我常在《新月》上看到她的诗文,真是文如其人。

人间四月天的林徽因,集美貌与才华于一身,招来了很多同期女性的嫉妒,这其中就包括冰心。

当然,嫉妒这个词用的不恰当,也许是因为二人性格差异导致的看不顺眼吧。

很久很久之前某一天的晚上,我骑着自行车锻炼,下意识的到了三坊七巷,被“整容”后的三坊七巷所倾倒,回来后,就给朋友说起三坊七巷,朋友当时给我布置了一个作业。

第二天下午,我带上相机,开车去了三坊七巷……

三坊七巷是福州南后街两旁从北到南依次排列的十条坊巷的简称。

向西三片称“坊”,向东七条称“巷”,自北而南依次为:“三坊”衣锦坊、文儒坊、光禄坊,“七巷”杨桥巷、郎官巷、安民巷、黄巷、塔巷、宫巷、吉庇巷。

上两张手绘地图。

三坊七巷手绘地图之一

三坊七巷手绘地图之二

三坊七巷之

一、衣锦坊

是"三坊"中的第一坊,旧名通潮巷。

据清《榕城考古略》记载:宋朝的"陆蕴陆藻

兄弟典乡郡居此,名禄锦,后王益祥致江东提刑任,更名衣锦。

"宋时称"禄锦",明朝更为"衣锦",其实都是说坊内有人在外出仕做大官,现在衣锦还乡,荣耀乡里,所以坊名也改为衣锦坊。

过去称"通潮",则是因为这个地方是水网地区,福州西湖、南湖的潮水可以通到这个坊巷的沟渠里去。

坊中16号为清嘉庆进士郑鹏程居宅,其中的衣锦坊水榭戏台最具特色。

这是一个木构单层平台,四柱单开间,下建清水池塘,中隔天井,正面为阁楼。

于此观看戏剧演出,水清、风清、音清,具有声学原理和美学价值,是福州市目前唯一现存的水榭戏台。

衣锦坊

二、文儒坊

是三坊中的第二坊。

文儒坊这个名字宋时就有了。

据《榕城考古略》载,此巷“初名儒林,以宋祭酒郑穆居此,改今名”。

郑穆任国监祭酒,是国家最高学府的重要官员,从三品的官附。

明代抗倭名将张经,清代名将福建提督、台湾总兵甘国宝也居住在这里。

清代饮誉全国的“民进士”之家(五代都中进士)陈承裘故居也在坊内。

陈承裘的长子就是清宣统皇帝老师~陈宝珲。

清代的著名诗人、《石遗室诗话》作者陈衍的故居也在坊内,是一座坐北朝南的大宅,内有光华阁是为入室弟子课业的地方。

陈寓隔壁是现代著名法学家柯凌汉教授的住宅,这条坊就因历代文儒辈出而闻名。

文儒坊

三、光禄坊

光禄坊是"三坊"中的第三坊。

光禄坊原名玉尺山,又名闽山,是福州"三山藏"之一。

历史上,光禄坊内有一座法祥院,俗称"闽山保福寺"(在今光禄坊公园内)。

当时曾任过光禄卿的福州郡守程师孟时常到此吟诗游览,僧人就刻了"光禄吟台"四字于石上。

为了感谢僧人,他吟了一首诗:"永日清阴喜独来,野僧题石作吟台,无诗可比颜光禄,每忆登临却自回。

"光禄坊的名字就从此而来的。

光禄坊也是名人聚居的地方。

明末有万历间举人、画家林有台,提学孙昌裔,以及学政许,其子许友、许宾,孙许遇,曾孙许鼎、许均,玄孙许良臣、许臣,都是诗人、书画家。

清康熙年间有林侗、林佶兄弟。

林侗是考古学家,著有《来斋选古》、《来斋金石考》等。

林佶精诗文,著有《朴学斋诗文集》,又善书法,他手写的刻本《渔洋山人精华录》、《尧峰文抄》、《古夫于亭杂录》、《午亭文编》非常有名,被称为"林佶四刻",在中国印刷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还有诗人、著名藏砚家黄任,琉球国册封使齐鲲、同榜兄弟两进士~刘齐衢和刘齐衔、博物学家郭柏苍、近代小说翻译家林好、著名作家郁达夫等等。

还出过不少才女呢,如黄任之女黄淑窕和黄淑畹,齐鲲之女齐祥棣,郭柏苍之女郭拾珠姐妹,她们或精书画,或工诗文。

光禄坊名胜以光禄吟台最为有名,擅池、台、亭、石、花、木之胜,以及宋至清摩崖题刻多处,1961年被列入福州市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

光禄吟台荔枝树下,原有石刻"鹤磴",是纪念林则徐晚年放鹤处。

还有清代大木构造、宽敞明亮的刘家大院(今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明末古朴木构房的黄任故居,高墙窄道的早题巷,明代石板铺设的老佛亭桥,都保存了明清建筑的特色。

光禄坊

现实的光禄就是一条街道,对面是吉庇巷,旁边就是大名鼎鼎的安泰河,河两边酒吧咖啡林立。

南后街

福州三坊七巷不仅仅是三条“坊”和七条“巷”,还有一条闻名遐迩的南后街过。

福州南后街西起杨桥路口,南至吉庇路至澳门桥,全长1000米左右,是福州城内“三坊七巷”的中轴。

它的东侧有七巷,西侧有三坊,是从福州三坊七巷兴起至民国期间主要的商业街,由北到南路面商贾云集。

这里柴米油盐、日常生活所需三十六店(各行各业)一应俱全。

还有专为文化人服务的刻书坊、旧书摊、裱褙店,以及元宵、中秋两节的灯市,奇葩的是丧葬后事的花圈店也在其间。

南后街

“正阳门外琉璃厂,衣锦坊前南后街。

客里偷闲书市去,见多未见足开怀。

”清末举人王国瑞这道诗中将南后街比为北京正阳门外琉璃厂,体现南后街以前的文化风貌。

明、清时期的南后街依旧是“粉墙黛瓦石板路”、两旁铺面林立的热闹街市。

至民国时,将路面拓宽,改成柏油马路。

作为三坊七巷中轴的南后街, 翻修后充满古色古香韵味,路面的宽度达到12米,包括中间宽7米的步行街和两侧各2~2.5米的路侧带。

起于杨桥路、止于吉庇路的南后街全长仅有634米(另外300多米在三坊七巷之外了),定位上,它是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休闲文化商业街。

根据规划,南后街的定位是传统文化商业街,根据老字号的经营现状选择一部分予以恢复,如“米家船”裱褙店、“聚成堂”书坊、花灯等百年老字号,市民喜爱的传统灯市也初步打算每年定期举办。

另外,三坊七巷管委会还有意邀请寿山石刻、脱胎漆器、软木画等福州传统工艺美术大师在南后街设置工艺美术大师展示店,以增加传统商业氛围。

现在,在南后街的经营商业业态规划上,出现了酒吧、咖啡厅、顶尖奢侈品等“新面孔”。

这些新面孔的出现,将给传统的南后街注入现代化的因素。

三坊七巷之

1、杨桥巷,现在的杨桥路

杨桥巷(南)有座“双抛桥”,规模不大但传奇很多。

一是此桥所处内河沟道,是东西两水“合潮”的地方,“万里潮来一呼吸”的内河奇观,在此感受得最为真切。

二是双抛桥边两岸相向而长的一对榕树,在空中竟枝叶连理,相拥成阴,于是就有个青年男女殉爱的凄美故事,传之久远,以至后人已说不清先有爱后有树、先有树后有桥,还是相反。

曾有海外作家将之与“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绝唱相提并论,更添了几分悲情。

不过,由于河道改造和城市建设的缘故,双抛桥已经由“桥”慢慢变成了一座街边的“亭”,成为路人歇脚品茶的场所。

杨桥路是七巷中最北面的一条巷。

杨桥路古名登俊坊,因西能通杨桥而改名。

民国时因城市建设需要,已被扩建为马路,所以后来便更名为“杨桥路”。

在杨桥路与南后街交叉处的林姓大宅,是林觉民烈士生前的住处,这一烈士故居,后来卖给作家冰心的祖父谢銮恩。

冰心小时候在这里居住过,这也是林徽因的故居之一。

杨桥路边的林觉民冰心故居

这就是闻名遐迩的林觉民冰心故居,原辛亥革命纪念馆在此,后搬迁到于山了。

林则徐纪念馆

这是大名鼎鼎的林则徐纪念馆,“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就是林则徐任两广总督,查禁鸦片时期,曾在自己的府衙写了一幅对联。

刘齐衔家的当铺

林则徐次女女婿刘齐衔家的当铺,三坊七巷中唯一的一家。

两层树

这棵树有点讲究,其实是两棵树,俗称“两层树”,上面像是蕨类植物叶子的树叫“南洋楹”,在福州比较常见。

缠绕她身上的是一颗水榕树,这两棵树都有百年的历史。

再上一张

两层树

三坊七巷的打卡地~爱心树

爱心树??

2、塔巷

塔巷

这是塔巷,原来里面有很多小吃,最有名的是塔巷鱼丸,这是其中的“永和鱼丸”,东边就是八一七路 。

永和鱼丸店

就是这家,蛮好吃的。

这个用于休息的原木有特色吧

土笋冻

这也是闽南很好吃的土笋冻。

它含丰富胶质,主原料是一种环节动物,学名海星虫,身长二、三寸,经过熬煮,所含胶质溶入水中,冷却后即凝结成,其肉清,味美甘鲜。

配上好酱油、北醋、甜酱、辣酱、芥辣、蒜蓉、海蜇及芫荽、白萝卜丝、辣椒丝、番茄片,就成了色香味俱佳的风味小吃。

亮晶晶,吃起来很清爽、香嫩,常常用芥末来做调料。

土笋冻的鼻祖是我们的民族英雄郑功,所以店面叫国姓爷土笋冻…… 据说,制作上笋冻的“黑土蚯”,全国只有泉州一带沿海滩涂才有,而以泉州安海出产的品质最佳。

其实,我个人觉得其原料就类似广西北海的“沙虫”。

3、宫巷

宫巷

这就是宫巷了,里面游人如织。

宫巷里的豪门住宅结构精巧,单是室内的木雕石刻构件就今人叹为观止。

如漏花窗户采用缕空精雕,榫接而成,而且通过木格骨骼的各种精心编排构成了丰富的图案装饰。

在木穿斗、插斗、童柱、 月梁

等部件上常饰以重点雕刻。

各种精巧生动的石刻在柱础、台阶、门框、花座、柱杆上随处可见,可以说是福州古建筑艺术集大成者。

当时遇到东南电视台采访,哎,采访我时没有人给我拍照啊。

陆羽之南方有佳木~坦洋工夫红茶

没有喝过福建坦洋工夫的给推荐一下,这种红茶很好啊。

当然安溪铁观音,福鼎白茶,福州花茶,武夷大红袍,大家应该很熟悉了。

世界上,红茶最出名的就是中国红茶、印度红茶、斯里兰卡红茶,中国红茶最好的又是武夷山红茶、祁门红茶、云南滇红,其中武夷山红茶当属正山小种最为悠久,后武夷山正山堂推出了金骏眉银骏眉,宁德的坦洋工夫也推出了自己的品牌。

4、黄巷

黄巷

在塔巷之南。

隔着南后街,与衣锦坊东西相联。

据闽志载,晋永嘉二年间(308年)固始人黄元方(公元280-375年)又名允字彦丰避乱入闽,落户于福州南后街这一条巷子,故称黄巷。

到了唐朝末年,崇文官校书郎黄璞(837-920年)退隐归居这里。

黄巢起义军入福州,因闻黄璞的大名,命令兵士夜过黄巷"灭烛而过",勿扰其家,从此黄巷名声大振。

巷内历代多住儒林学士,人文荟萃,成为文化名人和社会名流的集居地。

清代知府林文英、榜眼林枝春、巡抚李馥、楹联大师梁章钜、进士陈寿棋、赵新等,都曾居巷内。

曾一度改名新美坊,后称新美里。

巷内有一“唐黄璞居”石碥,20世纪50年代初期还有人见过。

黄巷中有一庭院名曰“小黄楼”,属于文物保护单位。

5、吉庇巷

吉庇巷

福州三坊七巷之一,俗称"吉避巷"。

宋郑之中状元衣锦还乡时,巷中居民因凌辱过他而赶紧回避,遂称"急避

巷"。

明代以谐音改名为"吉庇巷",取吉祥如意。

改革开放后,吉庇巷成为一条沟通东西方向的主干道,一度更名为"吉庇路"。

2009年福州市将其复名为"吉庇巷",并开始对北侧的破损古建筑进行改造。

福州著名的“安泰楼”酒楼也就位于吉庇巷口,一家地道的知名闽菜小吃楼,类似湖南长沙的火宫殿吧。

安泰河边一家日本拉面,两边后面就是酒吧咖啡场所

澳门路上的酒吧

澳门路上的酒吧

日本拉面店的另一个角度

小拱桥是澳门桥,桥下面就是安泰河(护城河之一),里面有很多红鱼和金鱼。

可能朋友可能不知道,福州的金鱼在全国都是数得上的。

中国最美的金鱼前三名都在福州啊。

酒吧街

酒吧街

杨柳岸晓风不见残月(大白天肯定看不到了)

其实原来旧房子的雕花更好看,初看以为在是江南。

这样看起来是否舒服一点,这条鱼儿够大

其实这是喝茶的地方,我觉得不亚于左海的莲花阁。

南洋咖啡

这个角度看过去,现代与古典相得益彰。

星巴克在三坊七巷也找了个地方

6、安民巷

位于黄巷之南,隔着南后街与文儒坊相

对,安民巷旧名"锡类坊",它改名"安民",

与黄巢入闽有关。

据《福州地方志》载:“因唐代农民起义军黄巢入闽时,到此巷即出示安民,故名。

”旧有锡类坊,以宋刘藻以孝闻,后太宰余深居此改曰:“元台育德”。

历史上巷内人家多为社会贤达。

元朝行省都事贾讷居之。

巷西侧民居旧宅仍保留匀称格局和古朴风韵。

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驻闽办事处设在其间。

今此老宅列为革命文物保护单位。

这个地方拍照不错

麦当劳在此安营扎寨

7、郎官巷

郎官巷

在杨桥巷南,南后街的东侧,巷的东头通福州市内闹区八一七北路东街 。

郎官巷也是宋代就有的坊埠。

据清《榕城考古略》载:宋刘涛居此,子孙数世皆为郎官,故名郎官巷。

宋代诗人陈烈原籍长乐,迁居福州时也住在郎官巷。

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翻译家严复的故居也坐落在巷内。

郎官巷西头巷口立有牌坊,坊柱上有副对联:“译著辉煌,今日犹传严复宅;门庭鼎盛,后人远溯刘涛居。

掌柜的和三个店小二

鼎边糊,也就是锅边糊

福州小吃

这家饼屋有些年头

福州的牛角梳有点名气

福州大世界橄榄,送礼的好东西。

同利肉燕,好吃。

福州第一家茉莉花茶。

第一家不是随便叫的。


标签: 我眼  中的  三坊七巷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