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雅文明消失谜团,解密玛雅文明消失谜团

cht 2022-03-11 16次阅读

被称为“美洲三大古文明”之一的玛雅文明(Mayan),为什么拥有高超修筑与防御技术却一夕间遭到玛雅人遗弃?考古学家至今仍在探究其真相。

由于墨西哥尤卡坦半岛(Península de Yucatán)上散落的各个天然井(尤卡坦半岛因石灰岩地质,其地下有各式蜂巢状的洞穴)与玛雅文明息息相关,近日,考古学家在此有新的发现,并提出玛雅文明突然衰亡的另一种可能。

微信截图_20200609143126.png

玛雅文明消失谜团,解密玛雅文明消失谜团

玛雅城邦遗址奇琴伊察(Chichén Itzá)附近的天然井,至今考古学家还未将尤卡坦半岛上所有的天然井探查完毕。

玛雅文明重要分布在今日墨西哥南部的恰帕斯州(Chiapas)、塔巴斯科州(Tabasco)及尤卡坦半岛上的金塔纳罗奥州(Quintana Roo)、坎佩切州(Campeche)与尤卡坦州(Yucatán),后来玛雅人版图扩大至整个中美州北部地区,包括今日的危地马拉(República de Guatemala)、伯利兹(Belize)、萨尔瓦多(República de El Salvador)北部与洪都拉斯(República de Honduras)西部。

玛雅文明可粗略分为三期:前古典期(Precleassic,约公元前2000年至公元250年)、古典期(Classic,公元250年至950年)与后古典期(Postclassic,公元950年至1539年)。

玛雅文明最鼎盛时,人口推估曾高达20万,建有高大的神庙、宫殿等建筑,制造出令人赞叹的高度文明。

水源污染让玛雅人一夜间消失

日前考古学家在属玛雅后古典期的主要城邦-玛雅潘(Mayapán)城郊(位于尤卡坦半岛)的一处天然井里,意外发现上百具玛雅人遗骸,进一步探勘后发现附近多个天然井内也有大量人类遗骸,经放射检定后证实这些骨头有男有女,无明显骨折或是损伤。

目前学界普遍认为,玛雅潘在饱受内乱侵扰下,于15世纪时(具体时间学界仍有争议)遭到玛雅人遗弃,且之后考古学家并未发现离开玛雅潘的玛雅人,有在别处兴建相似的神庙与祭坛的情况,彷佛凭空消失一般,这个问题也成为玛雅文化的未解的谜团。

由于有众多人骨,考古学家也跳脱以往观点,未将此视为玛雅人 “活人献祭"的风俗,并大胆猜测这些放有大量人骨的天然井,或许与玛雅文明消亡有关。

在内乱不断的情况下,这些身为城邦主要饮水来源的天然井变得格外关键。

从地面上观察,会误以为天然井之间彼此不互通,但实际在地底下各自相连。

或许因为战争期间水井遭到投毒,使玛雅潘城邦民众中毒身亡,众多尸体就被丢入天然井里,玛雅潘也遭到遗弃。

但这项猜测,尚未得到其他学者研究证实。

微信截图_20200609143147.png

石灰洞穴与玛雅献祭仪式

不过在尤卡坦半岛上的洞穴,在玛雅文化中又有什么特殊意义呢?对于玛雅人来说,举凡山丘、渗穴、石灰岩洞等各种自然景观,都有特别的宗教文化意义。

他们认为,世界分为上界(天神居住)、中界(人类生活)与下界(类似阴间),另外世界的中心还有贯穿三界的“世界之树”,而洞穴与彩虹则是通往下界的入口。

其中天然井-石灰岩洞等有水、裂缝这样的地形景观,更象征与神沟通的主要意义,玛雅人称之为“Xibalba",意为战栗、恐惧之地。

因此在玛雅考古学中,天然井是相当主要的研究领域,每一个在遗迹附近的天然井,都有不同的功能。

由于天然井带来丰富的地下水资源,让玛雅人将此与雨神(Chaac)结合,更是献祭的场所。

如卡拉科尔(Caracol)的天然井,与旱灾的祭祀频率有密切的关联性,如果发生大规模、长时间的干旱,祭祀地点会逐步移动至洞穴深处举行,献祭对象也会从成人改为孩童或是妇女。

除了在天然的石灰岩洞穴内进行仪式外,因洞穴充满神奇的氛围,也会对其进行人工改造,如兴建献给雨神住所的平台。

除了气候因素的献祭外,玛雅贵族多举行血祭(放血),重要是以血当作媒介,将愿望传达给天神,并非大众印象的活人献祭;而在玛雅文化里,只有高级战俘才会举行此类祭神仪式。

人们对于玛雅文化杀人祭神的印象,可能是与同为美洲古文明之一的阿兹特克文明(Aztecs)相混淆,然而,阿兹特克与玛雅是不同的民族与文化体系。

玛雅文化虽有活人献祭,但与阿兹特克相比,并不会为了献祭一次就杀死很多人,这也是为什么上述考古学家认为玛雅潘天然井的大量白骨,是其他因素所导致。

虽然现代科技进展日新月异,但是今日于尤卡坦半岛上进行天然井的水下考古的探勘工作,依然相当危险与不便,期待透过未来考古学家的努力还原古代,找到玛雅文明消失谜团的那块主要拼图。


标签: 玛雅  文明  失之  解密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