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特色小镇建设大潮中立足?

cht 2023-06-27 13次阅读

今年,在城镇化大潮中,有两种声音最为响亮:其一是:十几座城市同时争夺国家中心城市,另一种则是:全国各地同时打造上千特色小镇

根据国家布局来看,未来几年,全国将打造数千个特色小镇,但如何让这些特色小镇真正活起来,不仅仅是流于形式?这确实是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我们能将眼光放得更远,98迷吧,从全国层面来探讨。具体就以目前较火、知名度较高的重庆安居古城为例。

1、特色小镇建设谁能一马当先?

从今年下半年起,特色小镇建设的狂潮席卷全国各地,现在,包括国家、各省、市、县四级在内,共有数千个特色小镇正处于孵化阶段。

对于人来说,千人千面是必定的,每个人基因不同,长相也不同,但对于城镇建设来说,国内最惯用的手段就是争相效仿,最后导致千篇一律。用现代化标准,建设出来一座座现代化城市,国内目前还没有成熟的理念和经验,这也是特色小镇建设的难点和关键点。

目前看来,各地的特色小镇,大多以旅游为主打产业,规划细则大体看不同,但细细推敲,却是极为相似。因此,三部委也着重强调:哺育特色小镇要坚持突出特色,防止千镇一面、一哄而上。

现在,呼声较高、知名度较大的特色小镇中,重庆铜梁区的安居古城算是其中之一。安居古城与四川阆中古城、山西平遥古城、安徽徽州古城一起被称为四大古城。

相对于其他三个古城,安居城名气上稍微弱了点,其他三大古城均是5A级景区,而安居古城则是4A级景区。恰是因为这个古城以前不被世人熟知,直到近几年才慢慢走入大众视野,所以它的经验才更值得借鉴。

2、没有财力支持 特色小镇要如何建?

安居古城有其特殊性,比如它有着上千年古代底蕴,保存着原汁原味的物质和文化遗留,这些东西其他地方无法模仿,但它仍有一些优秀经验,可供其他特色小镇借鉴。

国内大规模建设特色小镇,其真相可从这些方面分析:从国家层面上来说,特色小镇能促进就近、就地城镇化,巨大程度上提高城镇化率;从地方层面来说,我国原有形态的小城镇进展已经到了瓶颈期,进展几近止步不前。

众所周知,我国大多数地区,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小城镇经济活力相对来说不是很强,镇政府财政收入较少,可投入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少,从而导致基建和环境差,没有优势吸引企业的注意力,没有产业就没有财政收入,从而导致陷入了恶性循环。

按个人理解,由于原有的城镇进展几近止步,甚至有衰败迹象,国家为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得提出一种新的可持续城镇进展模式,用差异化和特色化,来提升各个城镇的魅力值,但不论是特色小镇建设,还是传统城镇建设,资金都是关键因素。

安居古城的建设,资金来源又是哪里呢?据了解,安居古城的资金来源,有两处:第一靠财政和金融支持;第二靠公私合营模式,鼓励企业资本加入建设。

据铜梁籍知名自媒体杠杆游戏的创始人张银银透露,中铁集团也投资了安居古城,中铁董事长曾两次亲自前来考察,除此之外,还有其他旅游公司也纷纷前来做旅游开发,对于一个像中铁集团的超大体量的建设集团来说,开发一个古城的资金投入完全是九牛一毛。

3、误区:特色小镇等同于旅游小镇

资金到位了,这个特色小镇就大功告成了吗?并非如此,还有两个问题不容忽略,第一个是特色产业,另一个则是政府支持。

安居古城位于重庆西北,依山傍水,具备了开发旅游胜地的基本要素,除此之外还有千年古城这个文化积淀当作基础,但由于这些资源的独特性和不可复制性,有人会说,这方面其他特色小镇没有借鉴的意义。如果这样想那可能就有失偏颇了。去过安居古城,你会发现当地的旅游资源并不算特别优质:比如古代,有距今两万年至三万年的铜梁文化 今重庆铜梁区,以及千年古城,近现代古代上黄埔军校、中央航校均在铜梁办过学;铜梁各式龙舞、火龙、水云龙等非物遗产。这些旅游资源,单拎出来放在全国都算不上优质,但重点开发、包装后,变成一个旅游点集群,效果就不容小觑了。

另一个便是政府重视宣传。最开始关注这个古城,是在微博上看到,一名大V的微博中贴有三副外媒报纸的截图,这三家外媒均用一个整版报道了安居古城的经验和特色,一眼便能看出这应该是广告,但有如此力度的宣传,在众多特色小镇中着实不多见。除了外媒,安居古城还经常登上国内各大媒体、自媒体主要版面。

安居古城最值得借鉴的地方,应该是思维方式的转变,它用一种积极、灵活、符合市场规律,并结合自身情况的思维,去探寻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而不是思维僵化,照抄照搬,站在河里观看风景,不去摸石头过河。

最终要提的一点是,虽然安居古城以文旅为主,但特色小镇并不等于旅游小镇,它还包含了商贸物流、现代创造、教育科技、传统文化、美丽宜居等特色小镇。这一点好像经常被忽略误解。


标签: 何在  特色  小镇  建设  大潮  立足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