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水浒传》中的蒙汗药究竟是什么制成的?是怎么回事?

cht 2023-07-16 10次阅读

  水浒传中的蒙汗药:《水浒》里的趣事莫过于蒙汗药,而且还神奇得很,无论是谁,只要吃下有蒙汗药的食物或酒,没有不倒的。黄泥冈上,吴用、晁盖等八人巧妙地把蒙汗药放在白胜的酒桶里,精明、谨慎的杨志最后还是中计。虽说自己只是喝了半瓢,但还是“软了身体,挣扎不起”。

  而其他人,更是头重脚轻,一个个面面相觑,眼睁睁看着吴用等人把生辰纲装上车,起不来、动不得、说不了。而晁盖等人不慌不忙地,搬下枣子,装上生辰纲,推着车子,很滑稽地叫了声打扰了,多谢之类词话便下冈了。蒙汗药是晌午喝下的,杨志他们到二更才醒,麻醉时间是长达十多个小时。

  李逵在沂岭杀死四只老虎,惊动了当地村民,同时也惹来了麻烦,被李鬼之妻告到县衙,因而被沂水县衙抓捕。为救被抓的李逵,朱富知道沂水县来押送的都头李云是不喝酒的,于是把蒙汗药拌在肉里,李云勉强吃了两块,肉刚下肚,眼见随从纷纷跌倒,自己口中急叫“中计了”,不待上前,身不由己也瘫倒在地,软作一堆,眼看着李逵被救也无力去管。

  更有趣的是,“武都头十字坡遇张青”一回书里,武松因杀死西门庆、潘金莲,被发配到孟州。途经十字坡时,因天热找口酒喝,便来到孙二娘开的酒店。对这家酒店,武松早有耳闻,知道是家黑店,于是格外谨慎,故意找茬儿戏弄孙二娘,逼她使出蒙汗药酒来。

  两个公人因饥渴,端起酒来便喝,而武松乘孙二娘不备,将酒泼在暗处,口中还故意喊:“好酒!还是这酒冲的人动!”孙二娘拍着手喊:“倒也!倒也!”两个公人,只见天旋地转,禁了口,往后倒去。武松也把眼虚闭紧了,仰倒在凳边。待孙二娘来抬人时,武松突然将孙二娘放倒在地,压得鬼叫。这时菜园子张青赶到求情,武松才放了她。

揭秘:《水浒传》中的蒙汗药究竟是什么制成的?是怎么回事?

  孙二娘于是调了一碗解酒药,张青扯住耳朵灌将下去。没半个时辰,两个公人如大梦初醒一般,看着武松说道:“我们却如何醉在这里?这家恁么好酒,我们吃恁不多,便咋地醉了。记着他家,回来时再问他买吃。”武松、张青、孙二娘都大笑起来,两个公人如云里雾里,不知笑从何来。去鬼门关转了一圈又回来,还要夸奖孙二娘酒好,可见这蒙汗药的作用!

  《水浒》里的蒙汗药是种什么迷幻药?解药又是什么配成的?《水浒》毕竟不是医书,所以没有介绍。正因为《水浒》是小说,故不少读者以为是作者想出来的东西。其实不然,据古书载:蒙汗药乃是用曼陀罗花制成。曼陀罗又名风茄儿、洋金茄花、山茄子,产于我国西南各省。为一年生草本,高四五尺,茄叶互生,卵圆形,端尖,边缘呈不规则波状分裂。夏秋间开花,花紫色或白色,有漏斗形三合瓣花冠,边缘五裂,果实为卵圆形,有不等长尖刺,熟时四瓣裂开。叶、花和种子含茛菪碱、东茛菪碱等成分,具有麻醉、镇痛作用。现用曼陀罗制成的洋金花制剂,多用于手术麻醉。

  用曼陀罗制成蒙汗药,是何人何时发明,尚不知。但古书中有关此药的记载颇多。如宋代司马光在《涑水记闻》中载:“五溪蛮汉,杜杞诱出之,饮以曼陀罗酒,昏醉,尽杀之。”对其制法,明人魏浚在《岭南琐记》及清人吴其浚在《植物名实图考》中都有同样记载:“用风茄为末,投酒中,饮之,即睡去,须酒气尽以寤。”

  蒙汗药为粉末状,不下在酒里,故成悬浮液,酒色显得浑黄。蒙汗药与酒配伍,真可谓“珠联璧合”,麻醉效果更佳,药力见效快,真是出门便倒,倒头便睡。

  解药之法,清人程衡在《水浒注略》中介绍“急以浓甘草汁灌下,解之。”这个说法,也是有根据的。孙思邈《千金方》中说:“甘草解百药毒。”李时珍说得更清楚:“菓中有东茛菪,叶圆而光,有毒,误食令人狂乱,状若中风,或吐血,以甘草煮汁服之,即解。”孙二娘用的解药即可能就是甘草汁。只不过《水浒》未点明,故弄玄虚而已。

  历史上那些悲惨的大官:五代十国的时候,南汉皇帝刘鋹有一天互发奇想:这些大臣们一个个都娶了妻,生了子,事事就免不了为子孙打算,怎么可能对我忠心耿耿呢,还是太监好!于是,出台了一项“政策”:凡是有能力的大臣以及进士状元,一律阉割,然后方可重用。有一个状元,一听到这个规定,吓得半死,官也不做了,赶紧逃回家中。可到了家门口,抬头一瞧,负责阉割的官员早就在家等着他呢!迫不得已,于是请求三天的时间和妻子诀别。负责阉割的官员还真挺体贴人,同意了。三天过后,就在状元的家里,把状元阉割了。

  唐中宗李显的女儿宜城公主的附马裴巽,在外面宠幸一个女人,叫公主知道了。于是,公主把这个女人抓来,剥掉她身上一块皮;又剥掉裴巽额头一块皮,然后,把剥下来的两块皮,互换位置贴之。贴完后,再叫裴巽到前厅办理公务,底下的臣僚们,看见附马这个样子,都忍俊不止。后来,公主也觉得不雅观,于是,又从那个妇女的额头剥下一块皮,贴到裴巽的额头上,把裴巽额头上原先贴的那块转贴到那个妇女的额头上。那个妇女羞愧难当,自缢身亡。从那以后,凡是认识裴巽的妇女,一见到他都躲得远远的。

  战国初期的军事家吴起,很有才干。他在鲁国的时候,齐国曾侵略鲁国,鲁国的国君听说吴起很会用兵,打算起用他做大将,但考虑到吴起的老婆是齐国人,怕吴起因为老婆的缘故,和齐人沟通,所以,一时还没拿定主意,未加任用。吴起听到这个消息后,认为这是一个成就功名的大好机会,于是狠下心来,杀掉了老婆,以表明与齐国之间已没有任何牵连。这一举动,实在出人意料。鲁国的国君不得已,最后终于任用他为大将,由他率兵前去拒敌,结果把齐军打得打败。

  明朝的石亨担任总兵时,几乎没有一天不进见代宗皇帝的,而且还三番五次干预朝政。他向代宗请示问题,代宗要不答应,他不高兴的情绪马上便表现在言行上。一次,代宗忍无可忍,训斥他道:“连阁臣们有事,都要在我的空闲时间来见,你们这些武臣怎么就可以没有时间限制?”景泰八年,他勾结宦官曹吉祥等,迎英宗复辟,因为有功,更加飞扬跋扈。下属亲友得官者四千多人,内外将领多半出于他的门下。英宗感到了威胁,于是,以图谋不轨的罪名,将他抓了起来,不久,在狱身亡。

揭秘:《水浒传》中的蒙汗药究竟是什么制成的?是怎么回事?

  唐朝的魏元忠任御史大夫时,有一天卧病在床,御史府的几位御史都来探望,侍御史郭霸留在最后来到病床前,显出满面愁容,请求看一下魏元忠的便液,以辨明病的轻重。没想到,郭霸竟然用口尝了一下便液,而且还咂了咂嘴高兴地说:“大人的尿液要是甜的,这病可能就很难医治;而现在尿液是苦的,您的病马上就可以好了。”如此“亲切关怀”的举动,让同去探视的几位御史目瞪口呆,魏元忠本人也半天才反映过来,之后,便把这件事儿告知了朝廷的文武百官。

  宋朝的宰相秦桧新建了一座楼阁,时任四川宣抚的郑仲,也是秦桧的门生、亲信,赠送给秦桧一片四川产的地毯。秦桧命人铺到新建的楼阁上,居然大小尺寸和楼阁的完全合适。可以设想,为了讨好秦桧,郑仲肯定没少费心思,然而他哪里想到呢,秦桧竟然不高兴了!为什么呢?因为秦桧犯“寻思”了:我楼阁的规模你郑仲侦察得清清楚楚,我其他的隐私你不也照样能探知吗?之后,秦桧对郑仲的态度就变得冷淡了,而郑仲呢,可能一直到死也没明白这是咋回事呢!


标签: 揭秘  水浒传  中的  汗药  究竟  是什么  制成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