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船直击涿州救援:安置点200多人待转移,多支队伍全力转运真相究竟是什么?

cht 2023-08-03 9次阅读

极目新闻记者 张万军 杜光然 见习记者 唐佳燕

涿州市阳光大街,沿路工厂和学校云集,包括中图网仓储中心也在这条街上,然而洪水让这里成为一片汪洋。

8月2日下午,极目新闻(报料邮箱:jimu1701@163.com)记者跟随河南项城神鹰救援队,现场直击救援涿州市高新区学校里被困人员的过程。

随船直击涿州救援:安置点200多人待转移,多支队伍全力转运真相究竟是什么?

被洪水围困的涿州市高新区学校极目新闻见习记者唐佳燕摄

200人受困“孤岛”

涿州市高新区学校本是一处群众安置点,暴雨洪水袭来,学校也被淹了。

河南项城神鹰救援队队长石二奎的脸已经晒得黝黑,和他身上红色的救援衣形成鲜明对比。他告诉记者,从2日早上7时到涿州后,9个小时已从涿州市高新区学校救出100多人。

石二奎是8月1日接到救援任务后,用了一天时间整理行李和救援船只等装备,连夜从河南项城开车十几个小时,于2日早上7时抵达涿州市,此后就一直在忙着救援。

石二奎驾着船,由阳光大街和范阳东路交界路口进入阳光大街,另外一名队员负责观察水面情况。极目新闻记者沿途看到,原本是工厂和学校云集的阳光大街,现在只剩下汪洋一片。在保定现代技工学校的校园内,洪水已快要淹没学校教学楼的出口,而学生食堂几乎被淹没,只剩下“学生食堂”四个大红字露出水面。此前网传被水淹没大量图书的中图网仓储中心,也在这条街上。

越往前行,能明显感觉到水位越深,甚至伸手能够到红绿灯和电子抓拍杆,还有很多行道树,已被淹没,只露出树顶。水面之下,有一些来不及开走的轿车和货车。

前往学校途中,不时有其他冲锋舟迎面而来,趁着两船交错的瞬间,获救的居民纷纷朝着石二奎竖起大拇指。

冲锋舟沿着阳光大街开行了四公里,涿州市高新区学校出现在救援人员眼前。学校已被洪水四面围困,成为一座“孤岛”。在学校里面,球场上的篮球架只有半截篮板露出水面。

就在篮球场旁边的台阶上,二三十人正朝着救援船招手,其中不少都是老人、孩子和妇女。极目新闻记者得知,学校里还有两百多人需要转运。

“我的车还在水下呢”

坐上冲锋舟时,获救的丁女士表示,家里七十多岁老人都说从没见过这么大的洪水。“我的车还在水下呢”,丁女士望着水面说,7月31日,他们一家接到村里的疏散通知后,开着新买的车到了学校,但现在新车已经被淹了。

和丁女士一样被集体安置在此处的,有三个村的村民。乡里的工作人员会划船过来给他们送补给,一开始是每人一天三袋方便面,后来因为水太大,送东西变得困难,送来的方便面只够每人一天分到一袋,矿泉水也只两个人分一瓶。

随船直击涿州救援:安置点200多人待转移,多支队伍全力转运真相究竟是什么?

被救出的丁女士和家人 极目新闻见习记者唐佳燕摄

丁女士靠在船帮上感叹,这一场洪水,她的“损失不可估量”,房子泡水了、新买的车没了。她指着另一个方向告诉极目新闻,自己工作的厂就在附近,设备也被淹了。

“救人,救更多的人”

接到被困人员后,冲锋舟吃水变深,石二奎需在开船的同时更加需要注意船上人员的安全。因为冲锋舟小,石二奎坐在船尾腿都伸不直,返回到安全地点后,他的“腿都麻了”。

随船直击涿州救援:安置点200多人待转移,多支队伍全力转运真相究竟是什么?

河南项城神鹰救援队在洪水中 极目新闻记者唐佳燕摄

为什么千里迢迢来涿州?石二奎说,之前河南暴雨时,曾经有很多外地的志愿者去河南救援,所以这次涿州发洪水,他觉得自己必须来。此行无论代价有多大,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救人,救更多的人”。

在这里参加救援的不止河南项城神鹰救援队,沈丘蓝天救援队也来了。“光是上午就救出八十来人,救了多少趟都没有数”,沈丘蓝天救援队马队长告诉极目新闻记者,自己从上午开始只休息了二十分钟,一直在连轴转。几支队伍共同派船进行救援,现场还剩余200多人,预计到晚上能全部转移完毕。


标签: 随船  直击  涿州  救援  安置  多人  转移  多支  队伍  全力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