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昭子执政期间最大的贡献是什么?提出并实施了和戎之策

cht 2022-04-01 11次阅读

魏绛,即魏昭子,姬姓,魏氏,名绛,谥庄,史称魏庄子,春秋时晋国卿。

魏绛在执法上严毅方正,在政治上具有远见卓识,是一位善于领兵作战的将领。

他最大的贡献是提出并实施“和戎”之策,开创了我国古代上汉族争取团结少数民族的先例。

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重要贡献

魏绛在晋国古代上的主要贡献,是他提出并实施的和戎之策。

晋悼公4年(前569年),魏绛向悼公提出一项重大主张,即和戎。

与晋国相邻的北方少数民族,时常与晋发生战争,数为边患。

以前从无和戎之说,只是讨伐,故很难理解和戎的积极意义。

当时悼公即说:“戎狄无亲而贪,不如伐之。

image.png

魏绛恳切地向他陈述了和戎的“五利”:

第一,“戎狄荐居,贯货易土,土可贾焉”,可以利用游牧民族轻视土地,重视财货的风俗,进展对戎狄的贸易;

第二,“边鄙不耸,民押其野,穑人成功”,没有战争,人民安居乐业,利于进展农业生产;

第三,戎狄事晋,四邻振动,诸侯争霸中有威摄作用;

第四,“以德绥戎,师徒不勤,甲兵不顿”,维持和平局面,军事得到休息,军备物资不须消耗,可以保存晋国的实力;

第五,“鉴于后羿,而用德度,远至迩安”;借鉴古代的经验,只有采纳以德服人的办法,才干保持长久的安宁和睦局面。

经过他详细地解释和戎的益处,终于说服了晋悼公,于是悼公使魏绛和戎。

魏绛从国家大局出发,冲破传统偏见的束缚,积极主张和戎,开创了我国古代上汉族争取团结少数民族的先例。

image.png

和戎政策实施后大见成效,到晋悼公12年(前562年),仅短短的8年时间内,便取得了晋国与戎狄和睦相处的局面。

悼公非常高兴,将郑国赠送的乐师、乐器,女乐的一半赐给魏绛,说:“子教寡人和诸戎狄以正诸华。

8年之中,9合诸侯,如乐之和,无所不谐,请与子乐之。

”魏绛谢绝所赐之乐,对悼公说:“和戎狄,国之福也,君之灵也,二三子之劳也,臣何力之有焉?”辞谢再三,方才接受。

魏绛不但在执法上严毅方正,在政治上具有远见卓识,是一位善于领兵作战的将领。

据《左传》襄公9年(前564年),魏绛与赵武率师斩行禀。

10年(前563年),与士鲂戍梧及制。

13年(前560年),佐栾魇将下军救寺。

18年(前555年),与栾盈以下军克寺。

《左传》襄公九年记及率军作战时即有“魏绛多功”之语,可见他在多年率军作战中,战功颇多。

可惜因史料阙佚,不能知其指挥军事的详细情形。

魏绛居功不傲,不但八年之中九合诸侯不居功,且带兵打仗多有战功,仍甘为赵武之佐。

他曾请悼公赈济贫民,以安军心,解民困。

所有这些,都是难得的品德和识见。

魏绛因功改封在安邑(今属山西运城市)。

卒后谥为昭子。


标签: 魏昭子  魏国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