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笠之死最大的嫌疑人是谁 戴笠曾感叹早晚死在蒋介石手里不该存在的秘密是什么?

cht 2023-10-12 10次阅读

戴笠


戴笠罹难讯息

  1946年3月17日下午,雷雨过后的岱山村上空依然阴云密布,由远而近的飞机引擎声引起了村民的眺望。只见一架飞机向不远处的马鞍山撞去。一声巨响,火光腾起,飞机坠毁了。

  这是哪里的飞机?为什么会坠毁?

  村民们在惊慌中议论纷纷,但一无所知。直到两天后,才有接到村民报告匆忙赶来的军统人员来到现场。他们从遇难飞机的残骸、人员遗体以及遗物的辨识中,确认这架坠毁的飞机正是失踪的军统头子戴笠乘坐的专机。遇难者正是戴笠及随行者共十三人。

  3月21日,《大公报》、《中央日报》等主导舆论的报纸,都在显著位置刊登了戴笠乘坐飞机公干,飞机撞到马鞍山坠毁而亡的消息,一时中外关注,成为头条新闻。

  果真如此吗?的确是意外吗?

  很多人难以置信。一个被称为希莱姆的特务头子,也会这样死于非命吗?

  一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有飞机遭遇恶劣天气说认为:戴笠的座机是遇上了雷雨而失控的。事实上,这种说法是难成立的。当时,戴笙乘坐的是美制DC47型飞机,它是当时世界上制造最多,使用范围最广的运输机,质量和性能都是一流的。二战中,是美军主要的运输机。即使在恶劣气候中,也能正常飞行而不受影响。同时,戴笠座机的飞行员也是在美国特训的,出现驾驶失误的可能性也极小。

  那么,排除了飞机本身发生意外的可能,究竟会是什么原因呢?

  蒋介石清理门户说认为:戴笠是被蒋介石暗中指使人制造飞机自然坠毁事件而消失的。这初听起来让人难以置信!谁人不知,戴笠乃蒋介石豢养的最亲信、最得力的鹰犬。他二十多年建立了庞大的特务组织,搜集情报,对付政敌,对蒋介石的贡献远远大于任何一位要员,而且忠贞不渝,唯命是从,蒋介石再冷酷无情也不至于自断臂膀吧!

  但无情的事实是,蒋介石在建立军统之前,已建立了中统。并让两大特务体系互不隶属,各自形成了圈子。蒋介石居二圈子之上控制,还不时挑起互相争斗,以便加强二者各自对领袖的依赖,并长期不断考验其忠诚。对军统和中统,蒋介石表面上要钱给钱、要人给人、要枪给枪,尽其所有任其发展。但实际上,他也不愿其坐大到威胁自己的独裁地位的地步。对此,戴笠在1942年军统成立十周年庆典邀蒋介石参观后就明显地感觉到了。当时,他为了献媚,向蒋介石全面展现了军统的实力,本意想邀功请赏,谁知弄巧成拙,反而招致蒋介石的猜忌。仅以多达数十万的军统人员而论,不仅个个身怀绝技,以一当十,勇猛异常,全为美式特殊装备,而且他们只唯戴老板之命是从,就连蒋介石也是难以直接指挥的。这就犯了自成圈子的大忌,如何能让生性多疑的领袖安心呢?

  一旦有朝一日,他们拥戴戴老板做领袖,蒋介石纵有黄埔众多的天子门生保驾,也未必有胜算。即使戴笠有此心无此胆,那他知道的核心秘密也太多了,任何一件都足以引起震惊和恐慌,该如何从根本上防止和消除呢?

  蒋介石从那次参观后,就决定削藩,寻机破除戴笠苦心经营了多年的这个特务圈子。当时,正值抗战最艰难时期,大敌当前,不便立即动手,他只采取了两个预防措施:一是派亲信唐纵监视戴笠,使其一言一行尽在掌控之中;另一就是限制戴笠的官衔,不给他升职。以戴笠的势力和贡献,怎能长期屈就一个军统局局长之职?在将星如云的国军序列中,戴笠至死仍是一个区区的少将军衔,这恐怕不是偶然的吧?领袖在不断为别的天子门生封官晋爵的同时,为何偏偏忘了给也是浙江同乡、也属黄埔毕业的天子门生的戴笠升职授衔呢?

  圈子的特性使然。本来,作为浙江同乡,作为天子门生的戴笠自然属于蒋介石的核心圈子,不可谓不受宠信,但如果他掌控的势力圈子对蒋介石这个大圈主构成了某种潜在的威胁,那无论什么都可以被视为异己而排除,无论谁都会让其自然或意外地消失。

  纵使戴笠也不例外。

  如果不死在共产党手里,早晚会死在委员长手里。戴笠在抗战胜利后发出这样由衷的哀叹,正是他自以为必死的恐惧心理的真实表露。当时,社会舆论一致把反对独裁、争取和平民主的焦点集中到取缔特务组织上,戴笠一时成为众矢之的,变得声名狼藉。蒋介石为应付舆论自保,更为削藩,公开承诺要让军统、中统成为历史。

1/212下一页


标签: 戴笠  之死  大的  嫌疑人  戴笠曾  感叹  早晚  蒋介石  手里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