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融未解的谜团完整是怎么回事?是真的吗?

cht 2023-11-05 9次阅读

说到第一美女,很多人都会想到古代四大美人,但是有一位美人可以把这四大美女比下去!她就是洛神甄宓,这位美人到底有多美呢?让貂蝉都觉得不如她!据说在她的母亲怀她时,总会梦到一位神仙,这位仙人手手持玉如意,每天都在妇人边上守护她。

待到临产之时,这个神仙又将一件玉衣盖在妇人身上。

孔融未解的谜团完整是怎么回事?是真的吗?

随即,甄宓就出生了。

而甄宓的一生,就像她出生一样充满了传奇色彩。

据《魏书》记载,这位未来的皇后,从小就喜静恶动,听话得很,从不胡闹。

八岁时,有次外面来了卖艺的,骑马耍着一套一套的把戏,相当热闹。

时值东汉末年,群雄并起,天下纷乱。

甄宓家所在的中山郡,也被刘虞、公孙瓒、袁绍之间的征战所波及。

兵连祸结,又闹起了灾荒,大片田地颗粒无收。

甄家作为世家大族,家中囤有很多粮食。

张夫人乘机发国难财,高价卖粮,收入许多钱财。

财帛日益增多,举家老小都乐得合不拢嘴,十来岁的甄宓却越来越不安。

甄宓她就跑去对母亲说:母亲啊,我听说过一句话,匹夫无罪,怀璧有罪。

现在世道这么乱,周围的乡邻都饥饿困乏,如果我们再这样靠囤粮求富,一定会遭祸的。

不如把粮食拿出来分给乡邻吧!这样不仅为他人做了好事,对我们自身也是一种保护。

从此,洛神甄宓的贤名广为流传。

初为袁绍儿媳 后为曹操所掳而改嫁曹丕曹操引军进逼河北。

袁绍的大儿子袁谭和三儿子袁尚为了争夺继承权而子都奔逃到各自的丈夫那里,只有甄宓留在邺城,陪伴着无依无靠的婆婆。

建安九年 公元204年二月,曹操的大军包围了邺城。

经过半年围城,城中箭尽粮绝,谋士审配的侄儿审荣开城投降,曹军进入邺城。

破城之时,曹操立即派兵把守住绍府邸,不得伤害府中任何人,也不得让任何人进入。

他则先去整理下仪容,准备拿出50岁男人最灼目的魅力,去征服那美丽而多才的甄宓。

曹大人得意之时,他的儿子,未来的魏文帝曹丕,不顾军令,直闯袁绍府中。

曹丕见到甄宓真正的容颜后,只觉头晕目眩,仿佛电流通过全身,连手中的剑都把持不住。

看甄宓一眼,曹操惊叹于她的美艳,却又立刻陷入矛盾与尴尬之中。

最终他的理智战胜了情感,袁绍曾是自己的老朋友,把老朋友的儿媳妇据为己有,倒也罢了。

可要是再传出去父子争一个女人,岂不被人耻笑?权衡之下,曹操言不由衷地说了句真是我的好儿媳啊,遂命曹丕纳之。

这一年,洛神甄宓23岁,她的第二任丈夫曹丕18岁。

在嫁给曹丕的十多年里,她兢兢业业地完成着一个妻子的使命,为曹丕生下了儿子曹叡和女儿东乡公主。

曹植。

这个才子,比曹丕小五岁,比甄宓小十岁,但他不知何时,竟也爱上了嫂子。

建安二十五年 公元220年正月,曹操病逝。

同年十月,34岁的曹丕取汉献帝而代之,改元黄初,国号大魏,是为魏文帝。

当上皇帝的曹丕,并没有封甄宓为皇后。

因此,甄宓并未随着夫君的称帝而尊荣。

相反,她一直郁郁寡欢。

她做了一首《塘上行》,略抒情怀:……众口铄黄金,使君生别离。

念君去我时,独愁常苦悲。

想见君颜色,感结伤心脾。

念君常苦悲,夜夜不能寐……表述了哀怨之意。

却不料,这首诗给她带来了杀身之祸。

当上皇帝的曹丕,他不但对曾与己争位的弟弟曹植屡加迫害,对于曾为曹魏政权立过大功的叔父曹洪,也因为一点旧怨就要加以杀害。

看到甄宓这首诗后,曹丕认为她心怀怨念,竟然恼羞成怒,于黄初二年 公元221年六月,将甄宓赐死。

洛神甄宓时年40岁。

曹操之墓为何与其儿媳墓连在一起呢? 这中间还有些故事呢。

孔融未解的谜团完整是怎么回事?是真的吗?

原来,曹操在攻打袁绍之前,早已听说了甄氏的美貌,但其子曹丕捷足先登,作为父亲,怎能夺儿子之美呢?再说,曹操和袁绍同辈,若娶其儿媳为妻,岂不贻笑于天下!虽然甄氏被儿子娶走,但做父亲的还是念念不忘。

曹操与甄氏的关系还真有些微妙,至于二人是否有私情,不敢妄加断语,但从一些现象分析,似乎能找出点线索来。

曹丕娶甄氏时,是十分喜爱的,但曹操一死,马上就冷落了她。

据《魏书》记载,甄氏对曹丕的新宠说了一些不满的话,曹丕知道了甚为震怒,对其百般虐待,最后又下诏书,赐之以毒酒,令她自杀。

甄氏不喝毒酒,曹丕的新宠妃子郭氏就用糠塞于其口,趁其喘息之时,强行灌下毒酒,将其害死。

另外,曹操死后,曹丕将其父的妃嫔全部召来,供自己玩乐。

一次曹丕生病了,其母卞太后前去看望。

她掀起门帘一看,见曹丕床侧坐着的女子都是曹操生前的贴心宫妃。

太后惊奇地问:这些人何时被召到你房中来的?曹丕回答:父亲刚死,我就召她们来了。

说话时脸上毫无羞愧之色。

卞太后见此情形,气愤地说:你这样做,死了连狗鼠都不吃你!《后汉书·孔融传》中写道:孔融系名门出身,为孔子二十世孙,自少誉满清流,为人恃才傲物,最后被曹操所杀。

这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因为孔融给曹操写了一封信。

在信中,他嘲笑曹丕纳甄氏乃是武王伐纣,以妲己赐周公。

曹操未解其意,询问之。

孔融答曰:以今度之,想当然耳。

这侮漫之辞,揭了曹操家丑,因为曹操一向以周文公自诩。

曹操听了这话,认为孔融是在讲自己,所以盛怒之下,孔融人头落地。

从这两点看,曹操似乎与甄氏有暧昧之情,所以才导致了孔融之死和曹丕的报复。

也许,正是因为曹操的这段丑事,清朝的学究们才故意将两个人的坟墓绘制在了一起。

当然,这仅仅是一种大胆的假设,并无事实根据。

另一种说法认为,曹操陵在其故里谯县的曹家孤堆。

其二,《魏书》还说:丙申,亲祠谯陵。

谯陵就是曹氏孤堆,位于城东20公里处。

曹操31岁时曾返乡在此建筑了精舍,而曹丕也于187年生于此处。

所以曹丕祠谯陵,其意有二,一不忘所生之地,二祭先王之陵。

其三,亳州有庞大的曹操宗族墓群,其中包括曹操祖父曹腾墓,其父曹嵩墓等,曹操长女曹宪墓也在此处发现,综上可知,曹操之陵亦当在此。

面对曹墓不知何处去的尴尬局面,后人不由得发出了生前欺天,死后欺人的感叹,而对曹操为人之奸诈也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

其实,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

从另一角度看,曹操一生节俭,力主并亲身实践薄葬,这在历史上无疑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曹操所处的时代,战乱频仍,社会动荡,其采用隐秘的办法处置后事,也是迫不得已。

而且这种办法,不仅保护了自己,也使诸多的盗墓贼无从下手,一次次徒劳无功,从这个意义上讲,曹操又是十分明智的。

从曹操入葬至今,时光已流逝了一千多年,曹操的真正陵寝还没有找到踪迹,也许人们是永远找不着了。

没有了下一篇塘上行【原文】蒲生我池中,其叶何离离。

傍能行仁义,莫若妾自知。

众口铄黄金,使君生别离。

念君去我时,独愁常苦悲。

想见君颜色,感结伤心脾。

念君常苦悲,夜夜不能寐。

莫以豪贤故,弃捐素所爱。

莫以鱼肉贱,弃捐葱与薤。

莫以麻枲贱,弃捐菅与蒯。

出亦复苦愁,入亦复苦愁。

边地多悲风,树木何修修。

从君致独乐,延年寿千秋。

孔融未解的谜团完整是怎么回事?是真的吗?

【译文及注释】译文蒲草长满了水池,它们的叶子隐约相间。

正如你的宽厚正直,不说我也自然知晓。

大家都这么说混淆是非,使你不得不离去。

每当想起我们相距这么远,我就像没有丈夫一样苦苦的思念。

一想到你离去时的神情,我的心就像长了结一样。

一想起你那悲伤的表情,我每天晚上都不能入睡。

不要以为有身份有地位,就可以抛弃自己所爱的东西?不要以为鱼肉多了,就可以抛弃大葱和薤菜。

不要以为麻枲多了,就可以不要菅草和蒯草了。

出去了为什么又回来,回来了却又想着再出去。

边疆的风声使人倍感凄凉,树被风吹的声音都是那么凄凉!从了君以后就要自己让自己快乐,要好好的活下去。

注释①池:池塘。

②离离:繁荣而茂盛的样子。

③傍:依靠。

④豪贤:豪杰贤达之士。

这里是委婉的说法,指的是曹丕身边的新宠。

⑤修修:树木在风中悲鸣的声音。

【作品鉴赏】《塘上行》妙手偶得之巧、一种极精妙并且滥觞于后世的艺术手法徐祯卿对《塘上行》的点评虽然有部分中肯之言,但亦存偏颇。

工拙之间,相去无几即是失审之言。

虽然此言原是作者比较了甄氏的《塘上行》和陈思王的《浮萍篇》之后产生的感叹,但是,《塘上行》中未经推敲的拙并不是普遍意义上的拙。

相反,却是一种巧、一种妙手偶得之巧、一种极精妙并且滥觞于后世的艺术手法。

虽然诗人当时是信笔提诗,无意识的首次运用了这一手法,但这也只能说明诗人禀赋高妙、资质过人。

若非如此,何以从出亦复苦愁,入亦复苦愁到边地多悲风,树木何修修仅仅两句,便令徐祯卿拍案长叹,顿生绝殊之感。

从现实感况继而自然景观,笔法空灵绝妙,两境交相互动、彼此辉映,使作品的情感冲击力陡然倍增。

这一妙手偶得的神来之句所采用的笔法,在唐初四杰之一王勃的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中依稀可见。

而到了大历十才子之首钱起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的诗句中,则表现得更为明显。

因甄氏首创的这一笔法空灵逸动,佐以钱起的悉心演绎,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遂成千古绝唱。

它既写出了曲终人杳的惆怅,又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

因此句之绝才惊艳,曾先后被柳永的《河传》、秦观的《临江仙》所沿用。

《塘上行》曹丕没有带给甄氏多少人间欢乐,反而却为甄氏带来无尽的苦愁《塘上行》之妙,尽在结尾三句。

前面之所以评此诗于悲恸伤绝中另生沉致之姿,风采殊绝,盖指诗之末句从君致独乐,延年寿千秋。

依从君致独乐判断,诗人心目中的主要受众是她丈夫曹丕。

曹丕没有带给甄氏多少人间欢乐,反而却为甄氏带来无尽的苦愁,并且最终竟要因谗而杀妻。

可以说,两人之间的感情基本不复存在,形同陌路。

在此境况下,曹丕赐死甄氏,甄氏对曹丕可能没有丝毫的怨恨之心吗?那么既然如此,甄氏为什么还要祝福曹丕延年寿千秋呢?想必甄氏十分清楚,皇命下达已经是覆水难收,自己即便再祝福他千次万次,也终究不可能改变被赐死的命运。

既然将死,那为什么还要希望曹丕延年寿千秋?从诗人对曹丕长久以来的哀怨之情来看,从将死的被害者对凶手自然的人性态度来体察,结合即将枉死之人极为特殊的至悲心境,只有一种解释可以成立。

那就是,对曹丕憎恶深久的甄氏著写该句的真实意图,是的,延年寿千秋看似是何等赏心悦目的祝福之言!但在这赏心悦目的背后,实则蕴藉着诗人无边的恨意。

如此匠心独运,古今罕见,唯性情者识之、察之、深悯其情。

作者介绍甄宓文昭甄皇后(183年1月26日-221年8月4日),名不明,又称甄夫人。

中山无极(今河北省无极县)人,上蔡令甄逸之女。

魏文帝曹丕的妾室,魏明帝曹叡之生母。

曹叡即位后追尊甄氏为文昭皇后。

本 名甄氏别 称甄姬、甄夫人、甄皇后所处时代东汉民族族群汉人出生地中山无极出生时间183年1月26日去世时间221年8月4日主要作品《塘上行》谥 号文昭皇后陵 墓朝阳陵


标签: 孔融  未解  谜团  完整  怎么回事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