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脊髓炎症的检查,夏季谨防婴儿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98迷科 2024-03-06 10次阅读

1、脑脊髓炎症的检查

患者在出现脑脊髓炎症时通常是需要进行一些检查,医生会根据具体的检查结果对其采取一些治疗措施。脑脊髓炎症的具体检查项目有哪些呢?可以一起来了解一下。

1、出现脑脊髓炎症,通常它的周围血白细胞正常或者有轻度的增多。急性的出血性脑脊髓炎,周围血白细胞会有很明显的增多,这时就采用血常规来进行检测。

2、有脑脊髓炎症,她的脑脊髓液的压力就会偏高。有50%的患者淋巴细胞有轻度的增多。而且蛋白质的含量会有正常或者是轻度的升高现象。

3、用影像学来检查,通常用mri来进行检查,比做ct更好。它主要表现是脑白质出现那散在,有不对称斑片以及条状长t1和长t2的信号,还会侵犯到小脑,背侧丘脑,基底核,脑干以及脊髓。这个时候检查时就需要多注意,避免出现了误诊现象,对患者身体造成更大的危害。

4、脑病理活检,大脑中有点状,肿胀或者环形出血,周围有脱髓鞘发生,是可以用这种方法进行检测。在镜下可以看到小血管的纤维素样坏死。

2、夏季谨防婴儿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夏季炎热不仅暑热难耐蚊虫肆虐也给很多细菌病毒提供了繁衍机会出现一些传染性疾病,感冒发烧这些常见的流行性疾病容易辨识家长也知道基本的护理方法,及时采取应急措施一般不会酿成严重后果,但其中有些流行性疾病病情发展过快家长缺少必要的应急措施,比如流行性脑膜炎。

宝宝得了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有什么症状?

流行性脑脊髓膜皮炎简称为流脑,是由致病菌从咽喉呼吸道侵入血液循环局限于脑膜和脊髓膜之后,脑脊髓膜病变。婴儿抵抗力没有个人卫生意识小手到处乱摸,啃咬手指等都会将各种细菌病毒带入口中,是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易感人群。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和感冒有一些相似的病症,患者感染之后会出现出现发烧、头痛、呕吐的症状,一般出现在发病的前一两天时间内,除了和感冒很相似的症状之外,后期患者皮肤还会出现瘀点和颈项强直等脑膜刺激征,还有看不见的最典型的症状就是脑脊髓液已经有化脓性的病变。

怎么预防脑脊髓膜炎?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致病菌流脑病菌对低温、光照、湿热和干燥的换季女耐受力很差,所以家长可以根据流脑病毒的克星改变护理宝宝的习惯,比如宝宝经常使用的毛巾和贴身的衣物可以定时清洗拿到太阳底下暴晒。

冬季时常带着宝宝到室外晒晒太阳,紫外线是最好的杀菌消毒方式,每天定时打开门窗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新鲜。

人群密集的地方是细菌病毒最容易聚集的地带,脑膜炎流行期间建议家长不要带着宝宝去大型的商场集市等地点,毕竟婴儿的免疫力差细菌病毒容易入侵。

如果宝宝和患者密切建议服用药物提前预防比如磺胺类药物。

宝宝一旦患上脑脊髓膜炎家长要尽早带着宝宝就医,以免耽误治疗病情进一步恶化,其次日常护理的时候要保持婴儿口腔清洁可以使用淡盐水漱口杀菌消毒,能减少咽喉部细菌繁殖。

3、冬春季节预防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是由脑膜炎奈瑟菌引起的化脓性脑膜炎,经呼吸道传播,流行季节多为冬春季。所以冬春季节,家长要尤其注意。患者的主要表现是突然高热、嗜睡头痛、呕吐;婴儿前囟门饱胀、凸出,拒绝进食,啼哭睡不着觉。安稳;皮肤出现出血瘀点、颈部肌肉强硬。医院化验,脑脊液有化脓性改变。轻症像感冒一样,重症可以出现休克,死亡率高。

  对流脑的重点提示

  此病凶险,防止不生病是重中之重,应按时做预防接种。

  医院治疗及家庭护理

  流脑都要住院隔离治疗。抗生素治疗:青霉素、氯霉素或头孢类抗生素。疗程7~10天。对症治疗:降温、止惊、纠正,休克等。恢复期后早期进行神经康复治疗,避免后遗症。

  ●预防流脑为重中之重,应该按时接种流脑疫苗,在孩子6个月以后就可以接种了。

  ●早期发现流脑是挽救生命,获得良好预后的关键。冬春季孩子:感冒"时要仔细观察病情,如果经一般治疗后发热持续不退、精神萎靡不振、呕吐、拒绝进食、前囟门饱胀、身上出现小出血点时,应该马上到医院去检查。

  ●流脑患儿出院后,要及时进行脑康复训练,预防肢体强直或智力落后等后遗症。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4、如何防治小儿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化脓性脑膜炎,冬、春两季为高发期。

脑膜炎双球菌,革兰氏染色阴性,对干燥、湿热、寒冷及一般消毒剂均极敏感。通常自上呼吸道侵入人体,可表现为鼻咽部带菌状态或上呼吸道炎症,少部分感染者致病菌侵入血循环发生败血症或化脓性脑脊髓膜炎。

世界各地均有本病发生,可呈流行性或散发性。带菌者和患者是本病传染源。病原菌存在于患者及带菌者鼻咽分泌物中,借飞沫由空气传播,故人口稠密、居室拥挤、空气不新鲜、日光缺乏等均为本病传播的有利条件。流行季节为冬、春季。

大多数患儿小于5岁,发病年龄高峰为6~12个月。大城市2岁以下患病率高,多散发。中小城市15岁以下儿童较多。偏僻地区人群免疫力低,一旦传染源进入,可引起暴发流行。潜伏期一般为2~3天,最短1天,最长7天。

本病临床可分为4期:

(1)上呼吸道感染期。多数患儿中止于此期,主要症状为鼻炎、咽炎或扁桃体炎。

(2)败血症期。突然高热、全身不适、恶心、呕吐,年幼儿易惊厥。起病数小时后皮肤出现皮疹或出血点,分布不均,大小不等,指压不褪色,急剧增多,扩大融合,常见于肩、肘、臂等皮肤受压部位。1~2日内进展为脑膜炎,菌血症期不超过48小时。

(3)脑膜炎期。因颅压增高致头痛、呕吐、烦躁、嗜睡,重者昏迷。检查有脑膜刺激征。

(4)免疫反应期。起病后7~14天不等。关节炎明显,可有心包炎,关节及心包积液为无菌性,呈良性、自限性经过。

临床分型可为3型:

(1)普通型。占发病者的90%,突然起病、高热,有淤点及脑膜刺激征。

(2)暴发型。可分为休克型、脑型和混合型。

休克型:多见于2岁以下小婴儿。休克在发病24小时内发生,短期内出现遍及全身的淤点,迅速扩大融合成大片淤斑,循环衰竭,血压下降,尿量减少,可危及生命。

脑型:多见于年长儿。发病急,出现颅内压增高症状、发热及淤斑,患儿反复呕吐、频繁惊厥、肌张力增高、四肢强直、嗜睡乃至昏迷,严重者发展成脑疝。

混合型:同时具有休克、脑型症状,可先后或同时出现。

(3)慢性型。此型较少见。慢性或亚急性起病,有发热、寒战、淤点、四肢强直及惊厥等。血培养阳性。病程6~8周。可发生脑积水等后遗症。

实验室检查白细胞显著增高。淤点涂片可找到脑膜炎双球菌。有典型皮肤淤点即可作出诊断,不必做腰椎穿刺。

婴儿可合并脑室膜炎、硬膜下积液、脑积水,也可有神经麻痹。后遗症多为耳聋、偏瘫或截瘫等。

依据流行情况、临床症状和体征不难诊断本病,但需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过敏性紫癜鉴别。

感染流脑后,可获终生免疫,极少复发。影响预后的因素有:年龄;反复惊厥、昏迷体温40℃或不升;伴休克;合并dic(血管弥漫性凝血);治疗较晚或免疫机能低下者。本病除暴发型外极少死亡。

此病药物预防效果不肯定。目前我国已制成流脑a群菌苗,免疫效果较好。治疗依病情轻重、分型而治。

一般常应用复方磺胺甲基异噁唑(smz-tmp),口服或肌注,疗程5—7天。鼓励病人多喝水,每日入量80~100毫升/千克。注意药物不良反应,如血尿、皮疹、粒细胞减少等。

可肌注或静点青霉素,注意做药敏试验。可肌注或静点氯霉素3~5日,但此药毒副作用大,对造血系统有影响,注意定期检查白细胞。用氨苄青霉素时应以青霉素做皮试。头孢菌素类药物中以头孢三嗪效果好。暴发型应住院抢救、治疗。

患儿病室内应保持安静、空气新鲜,患儿要多饮水,观察尿量。另外,要密切观察患儿神态、面色、脉搏、呼吸、血压、瞳孔变化及淤点。加强皮肤、口腔护理,对高热、躁动者采取对症处理。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6、发表评论:


标签: 脑脊髓  炎症  检查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