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玩耍质量下降 父母难辞其咎,父母应教会宝宝自己玩耍

98迷科 2024-05-03 4次阅读

1、孩子玩耍质量下降 父母难辞其咎

  当今社会,孩子爱玩的天性虽然没有改变,但是孩子玩耍的时间和方式却与以往大不相同。孩子要怎么玩儿才能学到东西呢?什么样的玩具才最适合孩子呢?如何控制孩子玩耍的时间呢?这些都是困扰父母的问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讨论一下。

  边玩边学习

  对于孩子来说,玩耍是让他们能够尝试并且掌握新的技能、观念以及经验的一种及其重要的工具。玩耍能够帮助孩子把所需的知识以更为有意义的方式发挥出来,并且将其运用到学校中遇到的挑战和问题中。玩耍同时还让孩子们懂得如何正确认识自己作为一个学习者的身份。

  在玩耍的同时,孩子们能够通过想出新的办法和主意,来解决另他们困惑的社会问题、情感问题和智力问题。孩子们会感受到什么是权利意识,这种意识是由被控制到依靠自己解决问题的变化过程。(在玩耍中,孩子们会处理一些在日常生活中并不常见的问题。)这样的玩耍有助于孩子对学习抱有积极的态度。

  二十一世纪孩子的玩耍时间

  近些年来,孩子的童年发生的很多改变正在渐渐破坏孩子们玩耍的质量。在学校里,玩耍的时间被逐步缩短,并且舆论一直认为教育要从娃娃抓起,而且越早越好。当今时代的孩子和父母都非常地繁忙,以至于课外的活动时间越来越少。

  出于安全和经济原因的考虑,以前那种一放学,左邻右舍的孩子们在一起玩耍的情景已经成为过去了。即便是孩子有玩耍的时间,也只不过是看电视,而且一看就是每天4个小时。这还不包括他们花在看视频或者玩电子游戏的时间。大多数的因素会影响到今天孩子们的玩耍,但是有少部分的原因,比如玩具的改变,这对孩子们产生的影响更让人担忧。

  玩具的变化

  像泥土、积木、普通玩具和玩具娃娃这些种类的玩具,功能多样且没有固定的结构。这种玩具可以鼓励孩子反复多次地按照自己的意愿和喜好来组装和控制这些玩具。通常情况下,这些玩具都带有示意图或者视频,和电视节目或者电影类似。这些可以告诉孩子们如何玩,此外还可以指导他们模仿看到的电视或者电影里播放的动作。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2、父母应教会宝宝自己玩耍

4~6个月的宝宝,基本就能够移动自己的身体了,手的动作就有了一定的发展,会抓握玩具,并对有响声的玩具表现出兴趣。但此时婴儿手的动作发展还很差,还不能独立地玩玩具。

父母可以把一些有特点的、色彩鲜艳的、有响声的玩具挂在小床的上方,让宝宝伸手可以触到,如铃铛、一握即响的小动物等,这样比较容易吸引宝宝的注意力。开始的时候,父母可以拿着玩具给宝宝看,摇给他听。反复几次后就可以把玩具放在婴儿手里,教他自己玩,并以赞赏鼓励的话语,强化婴儿的动作。

此时,父母要注意的是,这个阶段的宝宝对毛绒一类有特殊的恐惧感,所以最好不要给宝宝买毛绒玩具。

到7~8个月时,宝宝会表现出敢动的独立性。他积极地探索周围环境,简直是见什么抓什么,抓什么就咬什么,不喜欢大人对他的摆布和限制。

此时也是培养宝宝独立性的最好时机,可以让宝宝自己玩一会儿,避免养成缠入和严重依赖性等不良行为习惯。

让宝宝自己玩,父母要时刻保证宝宝安全;要精心为宝宝选择和提供合适的玩具,为宝宝创造一个他乐于探索的环境;同时,要在精神上予以支持和鼓励,及时用语言和非语言相配合的方式,鼓励宝宝。

当然,宝宝的注意力集中时间还不长,1岁的孩子,最多能自己玩15分钟,如果有一个小伙伴陪同,最多能再玩5~10分钟。所以父母一定要有正确的认识和心理准备,不要让宝宝自己玩太久。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3、孩子爱玩耍 父母需欣赏

  贪玩是孩子的天性,他们每天的生活中离不了的娱乐项目,只有玩耍才能让孩子的童年更加幸福,更加有趣,富有光彩,所以父母们应该给予孩子足够的空间去玩耍,欣赏孩子的玩耍能力,让孩子更加快乐,这样才能让孩子在生活中逐渐成长进步。

  在孩子幼年的时候,每天玩耍是非常正常的事情,这是一种促进孩子智力,情商提高的方法。在19世纪,高斯这位数学家从小就非常的调皮贪玩,他总是会在父亲的砖窑厂到处玩耍,但是他的父亲却并没有阻止他,相反而是夸赞孩子会玩,估计他玩耍。这样的做法使得高斯渐渐的在玩耍中发现了数学,发现了解析几何。这其实就说明了,孩子在玩耍中一样可以获得成就,可以扩大自己的眼界,让自己更加的有见识,有想法,有创新能力。

  1、父母需要给孩子时间玩耍

  中国式的父母总是要求孩子花时间在学习上,并不愿意见到自己的孩子每天玩耍,他们总是有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思想,于是便会要求孩子在家里看书,写字,或者是让孩子学习各种艺术课程,这些使得孩子每天的生活变得非常劳累,他们的大脑会被束缚,不能创新,不能积极思考,所以,父母们应该给孩子一些玩耍的时间,让孩子劳逸结合,这样才能让他们更加健康,聪明的成长。

  2、孩子玩耍中会产生学习兴趣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离不了玩耍,孩子们在玩耍中会增长阅历,吸收知识,并且可能会产生学习兴趣。例如,孩子们在郊游的时候,可能会因为看到奇怪的树木,花草就会好奇这是什么物质,于是便会主动的去寻找答案,渐渐的会有助于孩子形成学习兴趣,对未知事物的探讨兴趣,因此父母们可以让孩子用一定的时间去玩耍,并且鼓励他们去了解不同的知识,感受生活。

  3、父母要学会欣赏

  孩子们贪玩并不完全是件坏事,这世间的事情总是有利有弊,所以不妨查找玩耍的利处。例如在孩子玩耍的时候,他们可能会创造新的游戏,体现他们的创新能力,这就是父母应该赞赏的地方。另外,有时候孩子们在一起的模仿秀会展现他们的换位思考能力,模仿能力,大脑的活跃能力,这些都是父母们需要看到的地方,需要鼓励赞扬的地方。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4、父母在孩子玩耍时的态度差异

  母亲通常会抱起孩子,喂养或照顾孩子,而父亲则会抱起孩子同他们做其他事情,这些事情涉及更多玩耍或探索而不仅仅是呵护。吸引住孩子的注意力之后,父亲通常主动做些新奇的活动,而不是仅仅跟着日常护理的节奏与孩子互动。父亲喜欢通过意料不到的鬼脸,言语的惊喜或者肢体动作——突然抱起孩子或者先与孩子眼神交流,给孩子惊喜。孩子——如果期待这些新奇之事——通常会积极回应,甚至是狂暴的回应。母亲可能会觉得很有趣,也可能觉得很受挫,是有趣还是受挫则取决于此刻她对孩子是否另有安排。

  每天爸爸一到家,18个月大的佩帝总能马上知道。父子对视后便情不自禁地大筻,这引来妈妈的抱怨:他们甚至还没打招呼就开始兴奋了。:他们互动时,西蒙喜欢逗佩帝兴奋,甚至达到了无法控制的程度,"玛丽莲解释道。当被问及她对此事的看法,无论有多生气,玛丽莲依然表示::爸爸接着他时,佩帝眼中闪烁着的光芒是我和他玩耍时所没有的。他们之间明显流动着某种特别的东西,某种心有灵犀一点通的东西。刚开始,我有点嫉妒。但是现在我意识到这只是他俩的事情,这让佩帝时周围的世界保持很高的兴趣。"

  西蒙与孩子的玩耍方式让佩帝更多参与,该方式是父亲的典型行为模式。提高活动水平能够加强父子的交流:他们看到并感知彼此精力充沛地共同参与其中。并不是所有的父子都像西蒙和佩帝那样充满活力地互动:男性与孩子互动的方式,因人而异更不用说孩子交流的方式。

  玛丽莲的反应——羡慕掺杂着嫉妒——是母亲的典型反应。其他的母亲会发怒,特别是由于其他原因丈夫让自己烦心的时候。詹尼弗评论道::我很高兴(这样)弗兰克如此喜欢和本杰明一起疯玩,因为本就是喜欢这样。但是我通常不满他选择的时机。当我说该睡觉了,或者要给孩子读书时.他还会逗孩子。突然,本就对我所做的事儿不感兴趣了。"但是詹尼弗有时也并不受到此类困扰。她与玛丽莲一样,摇着头想弄明白,最终却接受了事实。

  :前几天快吃饭的时候.本要糖果,我没给他。但是他却不罢休,要得更凶,更吵闹,甚至试图打我。正当我准备好好教训他一下时,弗兰克采了,于是本的分贝更高了。弗兰克告诉本,如果他真想要什么东西,不仅仅应该抱怨,还应尖叫。于是他俩立刻大声尖叫,接着大笑,最后本忘记了糖果的事儿。我真被逗乐了,当我从稍许烦恼中恢复过来,我意识到这样也很好玩。"

  当父母被要求说明与孩子互动的风格时,他们都给出了同样有力的基本原理。母亲的动机通常是让孩子做好人际联系和感情联系的准备,一切为了孩子的世界更安全,让孩子倾向于学习、易于感知受宠爱和安全感。例如,母亲会集中教孩子礼貌的行为、表达感激的重要性。通过这种方式,她们传递出了这样一个概念:礼貌促进社会互动,在生活中尽早养成好习惯将受益终生。另一方面,父亲倾向于认为:转移孩子注意力、冒险以及斛决问题的行为旨在使孩子为未来必须融人的现实世界做准备。这类行为可以有多种形式。

  玛丽莲说::西蒙爱打趣,即使在安慰佩帝的时候,例如佩帝在游戏场被撞倒的时候。"玛丽莲觉得佩帝真的受伤了,而她不认识撞倒佩帝的那个大孩子的父母,但是她确定这与戈弦子父母的育子方式有关。当她想安慰佩帝并与大孩子的父母交谈时,西蒙仅仅拍了拍佩帝身上的尘土,告诉他继续玩耍.他说::有时候大孩子把你撞到了,你得站起来。"令玛丽莲有点困惑的是,此类小事尚未萌芽,西蒙就将其遏制了。她意识到佩帝可能更喜欢父亲的安慰方式,同时孩子在摔倒中也学到很多。

  西蒙解释说这样可以帮助孩子强硬起来,因为现实世界不会像妈妈那样欣然适应孩子的情绪和小创伤。他想让佩帝明白有时你必须:振奋精神"并接受这个事实:世界并不是以自己为中心,或甚至不是一贯公平的。那一刻,西蒙对孩子是否理解这一信息并不在意,他在意的是他是否把如此宝贵的一课传授给孩子了。

  在孩子刚刚学步之前,父亲常常意识到,关于此类问题他们和妻子意见不一。孩子刚剐学步之前,父亲已经花费比较多的时间和孩子一起玩耍了,尤其是和母亲相此,尽管近年来角色有所转变,母亲们依然更倾向于呵护孩子,带孩子到处走走。父亲愿意让孩子玩得刺激。

  几十年来,行为科学家已经清楚,与母亲相比,父亲鼓励孩子更加充满活力地去探索世界,而不管孩子是男是女。与母亲相比,许多孩子更愿意与父亲一起进行体力和探索活动,例如骑自行车或抚摸友善的狗,因为父亲会给予更多自由。同时,相反的情况可能也存在。当妈妈陪孩子在游戏场玩耍时,看着其他孩子的活动,妈妈会拓宽自己对孩子活动范围的认识。而父亲很少观察周围孩子的活动,很少收集孩子各个年龄段活动信息,冈此不太了解游戏场所的文化。

  随着孩子成长,父母教育风格的差异仍然存在,尽管他们确实拉近了彼此的差距,以适应在孩子学步期的发育挑战。父亲继续鼓励并支持孩子寻求新奇,甚至是有点冒险的行为而不管孩子的性别。打闹争斗被公认为是父亲行为的特点。男性典型的大躯体、大肌群使其更倾向于采取不同方式支配孩子的身体。他们通常把剐刚学步的孩子放到自己的肩头。无论男孩还是女孩,父亲常常会把孩子倒置或者高高举起、来回摇晃。

  父亲往往就像攀爬架一样,他常常令孩子们喜悦。从学步阶段至学前阶段,与母亲相比,孩子似乎更愿意把父亲的躯体视为游戏场所。母亲通常很少参加运动项目,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她们认为怀孕、生产以及喂养孩子时,她们的身体与孩子已经很接近。扭斗对她们来说并不自然。男孩喜欢扭打——即便是大男孩。父亲则认为与孩子肌体亲密接触的感觉是一项新奇的、有待探索的活动。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6、发表评论:


标签: 玩耍  父母  孩子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