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李嘉欣育儿看8个月宝宝的教育,育儿教育,尊重宝宝头脑规则很重要

98迷科 2024-06-22 1次阅读

1、从李嘉欣育儿看8个月宝宝的教育

李嘉欣坦言怕教出“港童”自己充当坏人

婚后仍不忘工作的“大美人”李嘉欣,在之前穿上黄色连身裙出席游艇活动。问到会否让老公许晋亨为儿子jayden订造游艇?她说:“可以考虑,因为儿子都喜欢玩水。(叫亨亨送给自己吗?)送给家里啦,可以一齐去玩嘛!”至于会否以儿子的名字命名游艇,她为怕宠坏儿子而断言拒绝:“不会啦!现在教儿子的重任落在我这里,我要做坏人角色,因为老公见到儿子就‘融化’了,做不了严父!”并扬言小jayden绝不会变“港童”。

耍脾气不会心软

母爱泛滥的李嘉欣表示,每天均会陪儿子看书,并笑言8个月大的jayden十足“书虫”:“他好喜欢掀书,如果玩具和书本分开摆,他一定会爬去书那边!”并指已订下规矩免宠坏儿子:“我不会任他耍脾气。(公公婆婆是否会纵容?)他们一个星期才见一、两次。(老人家多数松手一点。)他的儿子(指许晋亨)都听我讲,有什么理由孙子不听。”谈到会否让宝贝儿子参加playgroup,她略带犹豫,指朋友的宝宝因此染上传染病入院:“没有什么比健康更重要,那几千个单词迟早都会认识的。”

启发:8个月孩子的教育

宝宝八个月后,能自如翻滾而且开始学习爬行了,行动的自由使他的活动天地一下子变大了,从被动地坐着,发展到主动地扩展活动领地,这对宝宝的身心发展无疑是一个很大的飞跃。而且宝宝的运动机能发育非常迅速,手和手指的运动越来越自如,对周围的事物也显示出浓厚的兴趣,只要手够得到的东西,他一定要用手去抚摸、敲打一番,甚至塞到嘴里啃咬。好奇心和模仿欲都很强,他常常会目不转睛地盯着身边的人和他们手中的物品,一心一意地模仿。

可以从几方面对宝宝进行训练:

1、动作训练:

这个月最适合宝宝的运动就是爬行——从匍行转到爬行。如果学爬时,宝宝的腹部不能离开床铺,你可以用一条毛巾放在他的腹下,然后提起腹部,使体重落在手和膝上,开始手膝爬行。等小腿肌肉结实、能支撑体重后,就会渐渐变成手足爬行。练习爬行不但轮流锻炼了四肢的耐力,而且能增强小脑的平衡与反应联系,这种联系对宝宝日后学习言语和阅读会有良好的影响。

学爬行最好的玩具是各种色彩鲜艳、大小不同的皮球。皮球之所以受到宝宝的青睐,是因为无须宝宝费什么劲,皮球就能滚得老远。此外每次皮球滚动的方向是无法预料的,而且可以失而复得,这就增加了玩耍的新奇性和趣味性。

要给宝宝开辟一个“运动场”,任他“摸爬滚打”。你可以用沙发围出一块宽敞的活动场地,再在地板上铺上席子、毡子或棉垫之类的东西,使他可以练习扶着站立、移动身体,并在上面玩耍,又不易磕着碰着。当然给他的玩具也要安全、卫生,不要让他够着剪刀、扣子、能套在头上的塑料袋等危险品。

2、感知能力的训练:

可用多彩的玩具和宝宝感兴趣的物品,引导宝宝去摆弄,边玩边看,提高感知能力。只要天气晴朗就带孩子出去玩,带他去散步,也可以在阳台上让他观察周围事物,开扩他的眼界。街上的行人车辆,公园里的花草树木,都会使孩子感到心奇。这样既能扩大孩子的视野,又能使他的视觉和听觉更加发达,还能增进孩子认知事物的能力。

3、语言训练:

(1)练习模仿发音,能使用有意义的单词,叫“爸爸”、“妈妈”之类的称呼。也训练他说一些简单动词,如走、坐、站等。在引导他模仿发音后,要诱导他主动地发出单字的辅音。观察是否见父亲叫“爸爸”或见母亲叫“妈妈”。

(2)教宝宝把动作和相应的词联系起来,比如说“再见”,一边说一边让宝宝摆手,大人也边说“再见”边向他摆手,使宝宝把摆手的动作和再见联系起来,逐渐懂得这个词的意思。训练他按照家长的话做出相应动作,对加深对语言的理解很有帮助。

4、生活习惯的培养:

(1)大便:8个月的宝宝已经能坐得很好了,每天要让他自己坐盆大小便,在坐盆的时候不要让他吃东西,也不要让他玩,不要坐的时间太长,大小便之后就起来。

(2)按时吃和睡:如果宝宝不能按时吃和睡,也不必着急,每到该吃的时候,继续喂他吃,但不必去强迫他吃;到该睡的时候仍然把他放到床上去睡。长时间坚持下去,就能使宝宝养成有规律的生活习惯。

5、培养良好品质:

不要让宝宝带着玩具上床。宝宝一旦养成某种习惯,就会持续很多年,再大一点时,他可能会把更多的玩具带到床上去。但是在特殊的情况下,如宝宝有在睡前咬被角或吸吮手指的毛病时,可以给他一个玩具,帮助他改变坏习惯,这样做的时间不能太长,一、二周即可。

6、和宝宝一起做游戏:

可以和宝宝一起玩照镜子的游戏。抱着宝宝面对一块大镜子,一面让他看,一面对他讲:“看看这个是谁呀?”宝宝开始会很奇怪,甚至去镜子后边看看,以后就会逐渐明白这就是他自己。他会开始了解实物和影子的不同。另外,还可以对镜子做出各种表情,如微笑、大笑、皱眉、噘嘴等,宝宝也会模仿去做。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2、育儿教育,尊重宝宝头脑规则很重要

  这位家长的经历,对您和宝宝相处,也许会有启发:女儿两岁多时,有一天我和女儿上楼回家。才走几步,女儿发现我紧跟在她身后,就要求我停下。我停下了,她回身看看,指指楼梯口,说:你到下面,你到下面"。因我双手拎着东西,又见有人等在楼梯转角处让我们先走,就往上走。谁知女儿一见我往上走,就急得大叫,来推我,好危险!两个人都差点从楼梯上摔下来。我吓出一身冷汗,又气又急地把她单手抱上了楼。结果女儿嚎啕大哭,到家后还抽泣了半天。

  事后我仍然在想这件事。孩子一般不会无缘无故地哭闹,总是有原因的。后来我找到了原因:女儿之所以会这么伤心,主要是因为那天我没有遵守她每天下午回家时的:上楼游戏规则":我先站在楼梯口下面,看着她爬上去,然后她再居高临下地带着胜利的表情看我上楼。小小的她并不知道在特殊情况下要打破规则,她也无法判断特殊情况,如我手里拎着东西、有人在等着让我们先上去。她所感受到的是:妈妈破坏了游戏,自己没能玩成游戏,妈妈还生气,自己当.然又委屈又.难过。我的错误在于没有向她指出当时不能玩这个游戏的原因。

  我发现两岁多的女儿在生活上也有不少仪式化动作,有些也很像固定仪式:比如早上给她喝水时,她一定要坐在自己的小桌前,用右手在桌面上划几个圈,然后才让我把水放在她面前。有时我等不及直接把水放下,她就会把水推开,坚持先划圈,然后才把水杯拉过来。

  我开始有些担心。和另一位心理学博士谈起我的担心时,她哈哈一笑,说她两岁多的女儿也有类似行为,每天晚上入睡前有一套完整的程序:先喝一杯牛奶,然后刷牙(一定要自己挤牙膏),接下来挑好两本书上床听故事。如果她哪个程序漏掉了,女儿一定会提醒她。如果她实在太累了,就跟女儿商量只讲一本书,女儿却坚持雷打不动要看两本书。不过还好只看数量,不论厚薄,她会不动声色地挑两本小薄书讲,女儿听完倒也乖乖钻被窝。她认为这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某一年龄阶段的特点,没有必要过分担心。

  其实,自从孩子降生在这个世界上,头脑中就有自己的规则了。心理学试验表明:如果改变了婴儿熟悉的某种物品的空间位置,有些婴儿就会大哭起来,有些婴儿会很生气。熟悉的空间环境会使他们有安全感、舒适感。还有一位母亲平时习惯用右手抱宝宝洗澡,有一次她改用左手抱宝宝洗澡,结果宝宝大哭起来——不会说话的宝宝是在抗议妈妈没有遵守规则。

  我注意到,女儿奉行的规则在她看来是一种游戏规则,随着游戏的改变,规则也在变。如后来女儿早上喝水不再在小桌前划圈了,但又有新的游戏规则诞生,如睡觉前一定要去拍两下洋娃娃。有时已经钻进被窝了才想起来,就会爬起来:补办手续"。随着年龄的增长,她在规则方面的要求也提高了:过去她的规则只是她自己遵守,后来不仅她自己遵守,也要求我们做父母的遵守,有时还希望和她一起玩的小朋友也遵守。显然她规则中的灵活性也大大提高了,即使别人不遵守,她也能接受。我对女儿规则性的态度是:注意她目前奉行哪些游戏规则;如果不过分,就尊重她的游戏规则;不强化也不有意破坏她的游戏规则,采取顺其自然的态度;如果觉得很不合理,就想办法帮助重新建立规则,或诱导她尽快废弃该规则。您的宝宝是不是有时也会无:理"取闹?请您检查一下,是不是你无意中破坏了他的规则。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3、育儿:漫谈孩子的教育问题

我们必须承认,我们生活在一个把奇怪当做习惯的年代。对于每一个普通人来说,需要他去适应这个年代的不仅仅是那些新发明、新玩意,还有人们头脑中层出不穷的奇思怪想。

最近《成都商报》有报道说,为了将女儿塑造成一个优秀的女人,成都的一对年轻夫妇将应该上小学二年级的8岁女儿留在了家里,学做全职太太,并美其名曰自主学习、性别教育等。毫无疑问,从全社会的角度来看,与学校教育相比,这种家庭教育是低效的,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是浪费资源。如果每个家庭都选择自己教育子女的话,我看我们这个社会就不要干别的了。对这种显然违反了《义务教育法》的行为,一些媒体和作家竟然津津乐道甚至颇有好评,令人殊难赞同。

延伸阅读:3岁前,教育真空地带

虽然目前的学校教育问题多多,某些教学内容令人摇头,但就其本身来说,在一个大规模工业化、信息化的现代社会里,学校教育自有它不可替代的作用。学生的集体生活、团队精神、社会角色认定、实验和动手能力,这一切只能在学校教育中获得。离开学校提供的环境,连最简单的化学实验都很难完成。而且实际上,作为一种家庭之外的生活环境和交往场所,学校有比给老师提供场地传授知识重要得多的作用。学生们在相类似的人群中相互学习、彼此交流,这是其成长和人格健全的重要途径。

退一步来说,就算是一心想要做个全职太太,接受教育,特别是接受高等教育也是非常必要的。君不见日本、韩国的许多女生上大学的唯一目的就是要提升自己的素质,找一个好老公吗?在韩国,也有许多人认为,婚嫁始终是女子最好的职业。多数女子念大学出来是为了相亲时提升档次。而且,“一流大学女毕业生对一流大学男毕业生,二流对二流……没得说。”

延伸阅读:培养幼儿做家务全方案

近年来这种“退学自教”的现象时不时地发生,甚至成为一种时髦。其目的各有不同:有的是认为学校没有教给孩子什么有用或有益的东西,因此要自己来教育孩子成为一个好人;有的是认为自己教可以对孩子进行“魔鬼训练”,在高考中取得更高的分数。他们共同的特点都是反对目前所施行的学校教育体制。在某种意义上说,正是由于学校教育的缺陷、人们对学校教育的绝望,才使得他们最终背弃了学校——本是现代文明最重要的象征之一。

延伸阅读:早期教育要“得法”

许多父母批评学校的理由都是那样坚决和无可辩驳。我们随手可以摘出一大箩筐:目前学校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合格的某种工具,而不是培养独立思考、具有批判精神和学习精神的个人;学校教学体制落后、教材陈旧、教师素质低下;高考和升学方式严重限制了素质教育的存在和发展,唯分数论扭曲了学生的人格,也扭曲了教育的功能;学校教育由国家垄断,由于没有竞争机制,其创新能力、发展能力都受到很大制约……

我注意到,凡是选择自己教育孩子的父母,大部分是自身素质不低、有一定教育理念作为依据的父母。这说明,随着社会进步和文明程度的提高,新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为人们所热衷、探究和接受。如这些父母们秉持的性别教育、自我教育、通才教育等,都是与国外先进的教育思想相“对接”的。但与社会教育理念的进步相反,学校教育体制拒绝改变原有的运行方式。而这些原本先进的教育理念在中国社会现实的扭曲之下,也无法不丧失自己原来的特色。因此,这种教育创新的结果很可能是“双输”,甚至父母、学校、子女“三输”。

延伸阅读:父母要耐心“等”孩子长大

当然,作为人之父母,大部分还是选择和这种教育体制相妥协,把自己的子女留在学校中接受这种他们并不认可、更不满意的教育。但先进的教育理想与保守落后的教育现实之间的矛盾,几乎可以肯定会导致一些异常事物的出现。如果没有真正的教育改革,乃至与其相配套的政治和社会进步的话,这类现象会层出不穷。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4、李嘉欣分享育儿经 提醒父母勿过度溺爱子女

李嘉欣分享做妈妈对孩子的教导:“父母皆爱护子女,不过有些人会太紧张,令小朋友变得依赖。教导小朋友似护肤一样,重平衡,水油平衡才能造出健康肌肤,凡事恰当适中,安排小朋友太多学习班、课外活动,也以难培养出兴趣。”

据香港:明报"消息,李嘉欣为代言的护肤品牌拍摄新一辑广告,自儿子jayden max出世后,她更严选工作,不想错过陪伴孩子成长的每个阶段;选择工作以不影响家庭生活为大原则,周一至周五只考虑晚间及短时间的工作。

李嘉欣分享做妈妈对孩子的教导::父母皆爱护子女,不过有些人会太紧张,令小朋友变得依赖。教导小朋友似护肤一样,重平衡,水油平衡才能造出健康肌肤,凡事恰当适中,安排小朋友太多学习班、课外活动,也以难培养出兴趣。"

今年是港姐40周年,李嘉欣是美丽港姐的代表,她表示美丽是内心出发,除了外表的保养,保持正面人生观、学习及冒险精神,是留住美丽的秘诀。

6、发表评论:


标签: 育儿  宝宝  教育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