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皇帝如果南迁的话,明朝能延续下去吗?

cht 2022-08-10 6次阅读

崇祯皇帝即位后励精图治,想要重振国风。

但朝内党争依然无法停息,加上民间灾害不断,百姓已经到了忍耐的临界点,最终多处爆发起义。

明朝来到了最后的生死攸关时刻,实际上明朝的灭亡,随着起义军的不断壮大就只剩下时间问题,当时崇祯皇帝如果还想保住明朝的火种,他能否直接南迁救国呢?历史上也有过南迁的例子,但对于崇祯来说,最麻烦的怕是他已失去民心。

image.png

崇祯皇帝当年不是吊死在煤山,而是“南巡”(古代皇帝往北方逃跑一般叫“北狩”,往南方逃跑一般叫“南巡”,这不过是自欺欺人而已。

所以下面我们用“南迁”这个比较中性的词语来表述),是一件让人充满无限畅想的事情。

很多人都觉得,如果崇祯皇帝南迁的话,再差也能在南方建立一个割据政权,“偏安江左”的政权。

历史上是有这种实际例子的。

比如赵构南迁,在南方建立了南宋政权。

司马睿南迁,在南方建立了东晋政权。

既然历史上有这样成功的例子,因此,崇祯皇帝南迁,建立“南明”政权,也是有可能的。

而且,如果崇祯皇帝南迁,建立“南明”政权的话,比福王朱由崧建立的南明政权要有说服力得多。

福王朱由崧建立的南明政权,之所以会失败,原因有很多,但最大的原因,是朱由崧不太服众。

事实上,当时就发生了太子朱慈烺事件。

说是有个人前来,自称是太子朱慈烺。

最后,朱由崧揭穿此人是假冒太子,把他杀掉。

不管这个太子是真太子还是假太子,但至少说明一点,大家都觉得南明由福王朱由崧来当皇帝,大家不服。

image.png

南明除了福王朱由崧称帝外,先后还有好几个人称帝,什么弘光帝、隆武帝、邵武帝、永历帝等等。

如果当时是崇祯皇帝南迁的话,就不可能有那么多人称帝了。

没有那么多人称帝,南方的政权就比较统一,其战斗力也就比较强盛了。

那么,这些说法对吗?当然了,想象是非常美丽的。

不过,就算崇祯皇帝南迁,有非常多的好处。

但是他南迁却解决不了一个重要问题。

这个问题,就是“民心”的问题。

实际上,大明走到最后关头的时候,已经处在了一种“失民心”的状态。

怎么理解这个问题呢?我们从几个方面来讨论。

其一,边关。

自从崇祯皇帝杀了袁崇焕以后,边关的将领可以说人人自危。

大家都明白,很可能什么时候就被崇祯皇帝找个理由给杀掉了。

所以那时候,边关有祖大寿、孔有德、洪承畴等很多将领投降了满清。

当然了,也有很多将领没有投降。

不过这些将领没有投降,并不是他们相信崇祯皇帝,而是他们心中还残存有民族气节,知道投降是一件耻辱和丢脸的事情。

其二,朝中。

朝中大臣和崇祯皇帝也是离心离德的。

有两个实例可以证明。

一是由于国库严重缺钱,实在没力量打仗。

因此,崇祯皇帝号召大家捐款,后宫也都把自己的首饰捐出来打仗。

但是满朝文武,响应的非常少。

不是大家没钱,是大家不相信崇祯皇帝。

不相信他,所以觉得那钱拿出去是打水漂了。

二是李自成打进北京城的时候,那些大臣都一哄而散,纷纷去给李自成开门,前往投奔他。

只剩下崇祯皇帝一个人孤零零地吊死。

这两个事例,足可说明朝中大臣的心早就散了。

其三,士族。

南宋和东晋南迁,98迷科,之所以能够在南方站得住脚,是因为获得了大量的士族拥护。

这些士族来自两个方面,一是“衣冠南渡”。

也就是从北方大量迁移到南方的世家贵族。

那么,如果崇祯皇帝南迁,世家大族会不会也跟着南迁呢?这个很难说。

有可能他们就投降了李自成,不愿意南迁;有可能他们和南方的世家贵族有矛盾,到南方站不住脚。

毕竟明末朋党之争非常厉害,不会因为崇祯皇帝南迁,党争就停下来。

二是当地士族。

当地士族欢不欢迎崇祯皇帝,也很难说。

如果他们不相信崇祯皇帝,觉得崇祯皇帝注定失败,那么,他们肯定要为自己的利益考虑,不会那么欢迎崇祯的。

其四,民间。

民间对崇祯皇帝更加不信任。

因为崇祯皇帝大量征税,搞得民怨沸腾。

老百姓都愿意跟着李自成、张献忠这样的“贼寇”,不愿意跟着大明王朝。

所以,崇祯皇帝不能获得民间老百姓的支持。

其五,贼寇。

这里说的贼寇,主要是说农民起义军。

包括李自成、张献忠等农民起义军。

我们可以回过头去看看南宋和东晋。

当时也有贼寇,也有农民起义军。

但是,其规模都比较小。

而明末李自成、张献忠农民起义的规模是非常大的,在民间获得的支持率是非常高的。

就算崇祯皇帝南迁,他们也不会放过崇祯皇帝。

崇祯皇帝在北京坐不稳江山,在南方肯定也坐不稳江山的。

所以,就算崇祯皇帝南迁,他依然是没有希望的。


标签: 明朝  崇祯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