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广记卷一百释证长乐村圣僧原文是什么内容?

cht 2022-09-25 4次阅读

《太平广记》是中国古代文言纪实小说的第一部总集,全书500卷,目录10卷,取材于汉代至宋初的纪实故事为主的杂著,属于类书。

作者是宋代李昉、扈蒙、李穆、徐铉、赵邻几、王克贞、宋白、吕文仲等14人,因成书于宋太平兴国年间,和《太平御览》同时编纂,所以叫做《太平广记》。

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太平广记·卷一百·释证·长乐村圣僧

image.png

【原文】

开元二十二年,京城东长乐村有人家,素敬佛教,常给僧食。

忽于途中得一僧座具,既无所归,至家则宝之。

后因设斋以为圣僧座。

斋毕众散,忽有一僧扣门请餐。

主人曰:“师何由知弟子造斋而来此也?”僧曰:“适到浐水,见一老师坐水滨,洗一座具,口仍怒曰:“‘请我过斋,施钱半于众僧,污我座具,苦老身自浣之。

’吾前礼谒,老僧不止。

因问之曰:‘老阇梨何处斋来?何为自浣?’僧具言其由,兼示其家所在,故吾此来。

”主人大惊,延僧进户。

先是圣僧座,座上有羹汁翻污处。

主人乃告僧曰:“吾家贫,卒办此斋,施钱少,故众僧皆三十,佛与圣僧各半之。

不意圣僧亲临,而又污其座具。

愚戆盲冥,心既差别,又不谨慎于进退,皆是吾之过也。

”(出《纪闻》)

image.png


【译文】

唐玄宗开元二十二年。

京城东面长乐村有一户人家,一向敬奉佛教,常常给僧人饭吃。

他偶然间在道上捡到一件僧人的座具,既然找不到失主,他便拿回家里保存了起来。

后来因为请僧人吃饭,他便拿出来让一位圣僧坐着。

吃完饭后,大家都散了,突然有个僧人敲门要饭吃,主人说:“师父怎么知道弟子今天准备了斋饭就来了呢?”僧人说:“刚才走到浐水,见一位老师父坐在水边洗一件座具,嘴里还气哼哼地说:‘请我去吃饭,施舍给众僧才半串钱,又玷污了我的座具,害得我自己来洗刷。

’我走上前去施礼拜见,老僧仍然洗他的座具说他的气话,根本不理我。

我便问他道:‘老禅师到什么地方去吃饭了?为什么自己洗呢?’老僧跟我讲述了事情的经过,同时告诉了你家的地址,所以我就来了。

”主人听了大为惊讶,把这位僧人领进了屋里。

原先圣僧坐的座位上,有菜汤洒在上边弄脏的地方。

主人便告诉僧人说:“我家贫穷,仓促之间操办这次斋饭,施舍的钱少,所以众僧都是每人三十文,佛与圣僧各半串。

想不到圣僧亲临我家,而又弄污了他的座具。

我既头脑呆笨,又没有谨慎地应酬。

这些都是我的过错啊!”


标签: 北宋  太平广记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