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忠的一生有何作为?他差点被朱元璋所杀是因为什么?

cht 2022-10-10 11次阅读

李文忠是朱元璋的名将、谋臣,明朝开国第三功臣。

跟着小编一起探寻。

李文忠既是朱元璋的外甥,也是明朝名将,在立足江南,消灭张吴,横扫北元的战斗中立下大功。

既然亲外甥李文忠立下如此大功,那朱元璋为何差点要杀掉他呢

一,投靠舅舅

李文忠是朱元璋的外甥,早年丧母,随父亲李贞四处逃难。

至正十三年(1353年),朱元璋攻克滁州等地,脱离郭子兴自立。

李贞听闻,便带儿子李文忠前往投靠。

朱元璋见到外甥李文忠十分高兴,于是把他收为养子。

李文忠才思敏捷,在朱元璋的教导下,迅速成长为一名杰出的将领。

至正十六年(1356年),李文忠随朱元璋讨伐天完,在池州大败天完军。

李文忠在池州之战中骁勇善战,还乘胜攻克青阳、太平等地。

李文忠又率军屡败元军,攻克淳安,因此升任左副都指挥。

不久李文忠和邓愈会师,一同攻克建德。

朱元璋于是改建德为严州府,令李文忠镇守。

元将杨完者率数万大军入侵严州,分水陆两路进攻。

李文忠于是先率军击败陆路的元军,然后割下他们的首级放在木筏上,让他们顺河漂走。

元军水师见到河上的首级,于是畏惧撤退。

杨完者再次入侵严州,李文忠于是和邓愈夹击元军,大败杨完者。

后来杨完者被张士诚大败,自杀而亡。

李文忠于是招抚杨完者旧部,将其收编。

二,征讨四方

image.png

李文忠与胡大海攻克诸暨,严重威胁张吴的南部重镇杭州。

张士诚于是率军进攻严州,李文忠兵分兵两路,大败吴军。

随后张士诚多次派兵攻打严州,皆为李文忠击退。

李文忠又率军乘胜追击,攻克三溪,使得吴军再也不敢入侵严州。

朱元璋听闻大喜,封李文忠为同佥行枢密院事。

胡大海将俘获的汉领李明道、王汉二人交给李文忠处理,李文忠对二人以礼相待,命二人前去招降建昌守将王溥,王溥因此献城投降。

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镇守金华的胡大海被部下蒋英、刘震杀害,李文忠于是赶走蒋英、刘震,夺取金华。

不久处州发生叛乱,李文忠前往平定。

朱元璋于是封李文忠为浙东行省左丞,全权负责严州、衢州、信州、处州、诸全等地的军事。

三,对抗张吴

吴军攻打诸全,守将谢再兴向李文忠求援,李文忠于是派胡德济前往救援。

吴军攻势猛烈,谢再兴于是再向李文忠求援。

李文忠兵力不足,便散布流言说徐达会率大军救援诸全。

吴军听闻徐达要来,十分畏惧,便准备撤退。

谢再兴与胡德济趁夜突袭吴军,获得大胜。

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谢再兴降吴,率吴军攻打东阳。

李文忠率军在义乌大败吴军,然后采纳胡深之策,在诸全五十里外新筑城池,与东阳互成犄角。

吴将李伯升率十六万大军进攻新城,未能攻克。

至正二十五年(1365年),李伯升率二十万吴军再攻新城,李文忠率军抵御。

李文忠认为敌人虽多但过于骄横,自己兵少但勇猛善战,于是在战前鼓舞士气,战时身先士卒杀入敌军,在他的鼓励下,将士们英勇作战,大败吴军。

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朱元璋派大军伐吴,命李文忠攻打杭州,牵制吴军。

李文忠连克桐庐、新城、富阳等地,包围余杭。

李文忠许诺不杀守将谢五(谢再兴之弟),他于是献城投降。

众将请求处死谢五等人,但李文忠信守承诺,没有同意。

随后李文忠攻克杭州,严肃军纪,使得杭州安定。

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李文忠伐闽,平定福建。

四,讨伐北元

image.png

洪武二年(1369年),李文忠随常遇春北伐,攻克元上都,逐走元顺帝。

不久常遇春病逝,李文忠于是代为统军。

朱元璋命李文忠与徐达汇合,围攻庆阳。

但李文忠在半途得知大同危急,于是进兵马邑,击败小股元军。

然后他率兵到达白杨门,坚守不战。

元军趁夜偷袭,未能得手。

次日清晨,李文忠料定元军已经疲惫,于是率军出击,大败元军。

洪武三年(1370年),李文忠与徐达各率大军讨伐北元。

李文忠经野狐岭北上,连克兴和、开平、应昌等地,赶走北元皇帝爱猷识理达腊,俘获大量北元贵族。

朱元璋听闻大喜,封李文忠为荣禄大夫、右柱国、大都督府左都督、曹国公。

洪武四年(1371年),明军灭明夏,李文忠前往安抚巴蜀。

洪武五年(1372年),明军分三路北伐,李文忠为东路军统帅,一路追至和林,与北元打成平手。

洪武七年(1374年),李文忠率大军北伐,屡战屡胜,俘虏大量北元贵族,获得牛马无数。

洪武十二年(1379年),李文忠平定洮州叛乱,设置洮州卫。

他回师西安时,发现城里的水咸无法饮用,于是开挖龙首渠,改善百姓用水。

李文忠多次劝朱元璋善待功臣,减少杀戮,贬黜宦官,讨伐倭奴,却因此触怒朱元璋,于是屡遭斥责。

朱元璋认为李文忠所作所为都是受其门客指使,于是将其门客全部处死。

李文忠因此吓得患了重病,于洪武十七年(1384年)病逝。

总的来说李文忠是明朝名将,在朱元璋的培养下迅速成长为名将,为明朝立下巨大功劳。

但李文忠不满舅舅朱元璋滥杀功臣,于是多次直言敢谏,却因此触怒舅舅,被吓得患了重病,惊惧而亡。


标签: 李文忠  明朝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