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语​渐入佳境是什么意思?​渐入佳境出自于哪里?

    成语“渐入佳境”是什么意思?“渐入佳境”出自于哪里?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知道的问题,下面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一起看看吧。有一年,顾恺之当作参军跟随着大将军桓温去江陵视察。得知这个消息后,江陵当地的官员自然是纷纷前来拜见桓温将军,并且还让人送来很多当地的特甘蔗。桓温见了这些甘蔗,十分惊喜,本着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的想法,赶紧招呼周围的人过来,说:“来来来!大家赶紧过来!这里的甘蔗非常有名,味道甘甜,快来尝一尝!”于是,每个人都怀着些许的好奇拿着甘蔗吃起来。尝罢第一口,众人皆...

    2022.04.13

  • 东晋时期大臣郗昙简介:累迁北中郎将、徐兖二州刺史

    东晋(317年~420年),是由西晋皇族司马睿南迁后建立起来的王朝。此外,史书中又仿东汉称中汉,称东晋为中晋,寓以晋室中兴之意;又东晋统治地区大部分在江东,古称江左,因此以江左代指东晋。那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郗昙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郗昙(320-361年),字重熙,高平郡金乡县(今山东省金乡县)人。东晋大臣,太尉郗鉴的儿子,司空郗愔的弟弟。凭借门荫入仕,起家秘书郎,赐爵东安县伯。历任通直散骑侍郎、中书侍郎、抚军(司马昱)司马、吏部侍郎、御史中丞,出任徐州(荀羡)...

    2022.03.29

  • 司马德文退位时,为何反而很高兴?

    司马德文退位时,为何反而很高兴?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大家都知道,我国是一个有着上下五千年悠久古代的国家,随着朝代的变迁,自然也时产生了数百位的帝王。按理说,帝王退位的时候,都会十分悲痛。然而在东晋时期,这位帝王退位时,并不像以往帝王那么悲痛,为什么反而还很高兴,这又是什么情况呢?他就是东晋帝王司马德文。司马德文和司马德宗都是同母所生,然而司马德宗生下来智力上就有一些问题,司马德文的话则是聪慧伶俐的,但是在东晋时期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度,司马德宗也就当上了帝王。这样...

    2022.03.22

  • 解析 :东晋最可惜的帝王是哪位?

    解析 :东晋最可惜的帝王是哪位?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由于东晋偏安东南,不是大一统的王朝,所以存在感很低,了解这个王朝的人并不多。东晋王朝享国103年,先后有11位帝王。虽然东晋没有能够收复中原,但还是出现了一位非常出色的帝王,他文武兼备,完全有能力北伐中原,实现真正的中兴。可是,这位明君却成为东晋最可惜的帝王,这到底是如何一回事呢?此人就是东晋的第二位帝王晋明帝晋明帝司马绍!之前介绍过晋元帝司马睿,他堪称是史上最窝囊的开国帝王,他被叛臣王敦打败,备受屈辱,最终...

    2022.03.21

  • 东晋与南宋到底哪个朝代更强?同为偏安南方的政权 为什么东晋北伐屡屡得手 而南宋北伐一败涂地?

    东晋是由西晋宗室司马睿南迁后建立起来的政权,而南宋是北宋时期靖康之变后宋室赵构在江南建立的政权,两个朝代先后相差800多年,都是由后世宗亲延续的朝代。同为南方政权,为什么东晋北伐屡屡得手,而南宋北伐次次无功?中国古代上,要说偏安一隅的王朝就不得不提到东晋和南宋。同样都是割据江南,沦落的仅剩半壁江山,但是东晋和南宋的命运却完全不一样。东晋灭亡的时候,反而是它领土面积最大的时候,收复了西晋的旧都洛阳,虽然被刘宋取代,但是却可以称得上“以强而亡”。但是南宋则是屡次北伐都无功而返,...

    2022.03.20

  • 东晋桓温之子桓玄,成功实现了老爹的帝王梦

    东晋时期,王室偏安江南,北方十六国你方唱罢我方登场,全国局势变得扑朔迷离,南方的司马家族政权也岌岌可危。 东晋皇权暗弱,众多重臣或拥兵自重,或在朝中结成党派,帝王只能倚重于其中之一,达到表面平衡。而在这些势力当中,桓家是其中手握重兵的一派。桓家虽不如琅琊王氏太原王氏那样有辉煌的过去,但是桓温用他一辈子的时间,成为东晋救火队长后,硬生生杀出了一条血路,成了东晋权臣,晚年也想过自立为帝,但终因种种真相,未能成功。 桓温死后,他让自己的弟弟桓冲接任扬州刺史,接管他...

    2022.03.20

  • 东晋开国以来最有为的帝王 竟被妃子活活捂死

    当作帝王,那都是非常的有威严,而且还是万万人之上的,没有人敢挑战他们的权威,但是在东晋有一个帝王,却被自己的妃子给杀害了,一般的妃子都是百般的交好帝王,但是这个妃子却因为帝王的一句玩笑话把帝王捂死了,这个悲催的帝王就是东晋的帝王司马曜。称司马曜为东晋开国以来最有为的君主一点也不为过,因为他登基的时候,可以说是政权动荡,登基刚开始的时候,是由自己的皇嫂褚蒜子临朝称制,后来褚蒜子交回政权后,政权又被谢安为首的谢氏家族掌握,在谢安的执导下,赢得了淝水之战的胜利。不过,司马曜长大之...

    2022.03.19

  • 谢安一生为什么能多次挽救东晋?

    谢安一生为什么能多次挽救东晋?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淝水之战中,东晋以八万北府军击败苻坚的30多万先锋军。当朝宰相谢安接到前线传回的捷报,虽然不动声色继续下棋,并慢条斯理告诉客人“小儿辈遂已破贼”。但随后的动作却出卖了他:当下完棋回家时,却连脚下的屐齿被折断都毫无察觉。但即使是装,也很难有第二个人做到谢安这样。前秦百万大军南征,是东晋立国以来面临的最大亡国危机;面对这个摧枯拉朽一统北方、制造了十六国唯一盛世的强大帝国,甚至连当时的东晋内部,都极少有人认为能够躲过...

    2022.03.18

  • 洛涧之战是怎么回事?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爆发的?

    公元383年十一月,东晋将刘牢之受谢玄之命与前秦军战于洛涧,大败前,为之后淝水之战的胜利奠定了基础,此战被称之为洛涧之战。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背景晋太元八年(公元383年)冬十月,前秦阳平公苻融所指挥的秦军主力开始进攻东晋重镇寿阳(今安徽寿县)。寿阳,古称寿春,地处淮河以南,淝水以西,一向是淮南一大重镇,在战国后期曾是楚国的都城,东汉末年的仲家帝王袁术,也是在这里过的帝王瘾,到东晋时,为避晋元帝皇后郑阿春的讳,改成寿阳。是控制两淮水陆交通的枢纽,徐...

    2022.03.17

  • 洛涧之战的具体过程是怎样的?刘牢之采取了哪些行动?

    公元383年十一月,东晋将刘牢之受谢玄之命与前秦军战于洛涧,大败前,为之后淝水之战的胜利奠定了基础,此战被称之为洛涧之战。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经过谢石听说苻坚已到寿阳,很是胆怯,想坚守不战,但谢琰主张接受朱序的建议,终于决定第一次世界大战。十一月初,谢玄派北府军第一猛将,鹰扬将军、广陵相刘牢之精选精锐五千,奇袭洛涧西岸的秦军梁成部。(《晋书·苻坚载记》称刘牢之是龙骧将军,但胡彬已是龙骧将军,可能有误,故采纳《晋书·刘牢之传》的说法)刘牢之受命之后,...

    2022.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