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舌大状》刷新香港票房纪录,内地上映票房难破3亿,有三大原因

cht 2023-02-28 7次阅读

文/小方畅谈影视综

影片《毒舌大状》在香港上映,票房已经突破亿元大关,这是港片在中国香港电影票房历年来的第一,刷新了票房纪录。

《毒舌大状》刷新香港票房纪录,内地上映票房难破3亿,有三大原因

《毒舌大状》改名《毒舌律师》在内地正式上映,目前票房走势不达预期,难以超越《明日战记》的6.79亿,所以《毒舌大状》在香港票房成绩超越《明日战记》,但在内地表现难以超过《明日战记》。

根据专业平台预测,《毒舌律师》内地票房1.5亿左右。

为什么此片在内地上映后,就哑火了呢?有三大原因!

删减问题被放大

《毒舌大状》在中国香港院线上映,片长为134分钟,在中国大陆的院线上映时长是133分钟。

缺少了1分钟的内容,部分观众认为《毒舌律师》属于阉割版。

其实删减的1分钟主要是正片结束后全部演员的大拜年和几句爆粗口。

因为《毒舌律师》在大陆上映的时候,已经是二月份,故删除拜年部分很正常。

至于爆粗口桥段,主要怕对青少年产生不良影响,所以被删减掉也无可厚非。

《毒舌律师》是“英美法系”,与中国大陆现行法系不同。

这样的差别,难以让大陆观众观看《毒舌律师》后产生共鸣。

《毒舌大状》刷新香港票房纪录,内地上映票房难破3亿,有三大原因

《毒舌律师》讲述黄子华饰演的男主角在法庭上为受害者辩护,慷慨激昂、反转不断、精彩纷呈。

但这些具有英美法系特点,尤其陪审团制度。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我们喜欢看《壹号法庭》等香港司法庭审题材的影视剧,是因为当时大陆没有健全的法律体系,觉得香港的法律体系很新奇。

如今,随着国家法律体系越来越健全,观众知道大陆法系和中国香港法系区别很大,大陆观众会觉得《毒舌律师》这样的庭审戏,有点不接地气。

对资本的窥私欲望、认知、鞭笞与批判不同。

《毒舌律师》这部电影,有点像韩国电影《寄生虫》的感觉。

《寄生虫》把韩国的贫富差距过大、两极分化严重讽刺得入木三分。

《毒舌律师》有着浓郁的对于资本生活的窥私感,极其讽刺和批判有钱有势的大人物德不配位。

而国内的观众对于有钱人的认识,虽然也睥睨,但没有香港影迷那么强烈,凸显此方面认知有差异。

《毒舌大状》刷新香港票房纪录,内地上映票房难破3亿,有三大原因

结语:《毒舌大状》在香港创造了票房神话,改名《毒舌律师》在内地由于文化的差异,有些水土不服,所以票房走势不如预期也属正常。

但不可否认的是这部电影是成功的,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经典之作。


标签: 毒舌大状  刷新  香港  票房  纪录  内地  上映  难破  3亿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