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闻异事:刘伯温崛起之路

cht 2023-05-05 6次阅读

在中国文化史上,无论是作为谋略家,还是作为文学家,刘基都是成就卓著的。

排除民间对其业绩的夸张、神化部分,他仍然是位第一流的人物。

刘基(1311-1375),字伯温。

刘伯温像

说起他的家世,应该追溯到宋代。

其先辈刘延庆,原籍丰沛,曾在宋朝做过宣抚都统少保。

刘延庆的儿子刘光世,因平定方腊有功,任兵马总管。

高宗南渡,“部兵以从”。

官至开府仪同三司录尚书事,进太师杨国公。

历四代而卜居青田。

元武宗至大四年六月十五日,刘基出生于浙江处州青田县南田山武阳村,从此开始了他的富于传奇色彩的人生。

(武阳村今属温州市文成县。

文成是1948年新置县,县名是为了纪念刘基-明武宗正德九年(1514年),刘基被追赠太师,谥文成。

)刘基的经历颇为复杂。

他少年时代就聪明过人,元文宗至顺四年(1333年),才二十三岁便中了进士。

此后历任高安县丞、江浙儒学副提举等职,以清廉和崇尚气节著名,对民众“有惠爱”,“发奸摘伏,不避强御”,为豪劣所憎恨,只好弃官归隐。

元至正八年(1348年),方国珍在浙江庆元(宁波)起事,江浙行省元帅府起用刘基为都事。

他坚决反对招安方国珍,与朝中显贵发生冲突,受到羁管绍兴的惩处,差点被杀。

元顺帝至正十七年(1357年),石抹宜孙任用刘基为行枢密院处州分院经历,经略使李国凤“上其功”,而执政者却因方国珍的缘故故意压抑刘基,“授总管府判,不与兵事”,刘基便弃官回到了家乡青田,率领地方武装在山中扎寨自保。

朱元璋攻下金华、括苍(丽水县),再三请刘基出山。

至正二十年(1360年),刘基来到应天府(南京),向朱元璋陈述《时务十八策》,成为朱元璋的主要谋士。

此后,“攻皖城,拔九江,抚饶郡,降洪都,取武昌,平处城内变”,被认为有定策之功。

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重建汉族政权,刘基任御史中丞兼太史令,参与制定历法、建立政治制度等大事。

洪武三年(1370年)封诚意伯。

次年正月,为全身远害而辞官归家。

洪武八年(1375年),为胡惟庸所谗毁,羁留于南京,忧愤成疾。

三月,朱元璋派人送他回家,四月十六日便去世了。

他在这个世界上一共生活了六十五年。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其实,对于历史人物的理解也存在这种纷繁多歧的情形。

“我们有色诺芬和柏拉图笔下的苏格拉底,也有斯多葛派的、怀疑论派的、神秘主义派的、唯理论派和浪漫派的苏格拉底。

它们都是完全不一样的,然而它们都不是不真实的;它们每一个都使我们看见了一个新的方面,看到了历史上的苏格拉底及其理智和道德面貌的一个独特的方面。

”的确,面对所有这些不同的解释,我们决不应该付之一笑,因为,每一种解释都做出了它们自己的贡献。

对历史人物刘基,也曾有过多种不同的评议。

它们各从不同侧面表达了对刘基的理解。

比如,曾有人将刘基比为伊尹,那个协助汤讨伐夏桀、建立殷商的伟大人物。

值得注意的是,评议者将刘基、伊尹并提,着眼于刘基对元朝的忠诚。

据《孟子·告子》说:“五就汤,五就桀者,伊尹也。

”何以要五次到汤那儿去,五次到桀那儿去呢?柳诒徵先生解释说:“盖尹之志愿,专在改进当时之社会。

不但不为一己之权利,不为成汤之权利,并亦不必推翻夏之政府。

苟夏之政府能用其言,行其志,亦可以出于和平之改革。

夏既不能用之,始不得已而佐汤伐夏。

”准此推论,我们也可以说:刘基的志愿,是要改进当时的社会,并非为了一己私利。

所以,他并不想推翻元朝。

如果元朝政府能采纳他的决策,刘基将领导一场和平改革。

可惜元朝政府不可救药,刘基只好投奔朱元璋了。

刘伯温像

这样的解释,在某个层面上是符合事实的。

还有人将刘基比为三国时的诸葛亮,那个为了刘备的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孔明。

耐人寻味的是,评议者将刘基、诸葛亮并提,着眼于刘基的足智多谋,即《明史·刘基传》所谓“佐定天下,料事如神”,其中并没有包含刘基与朱元璋之间的关系有如鱼水般亲密的暗示。

还有其他的提法。

或与张良并论,强调他的韬光养晦;或与宋濂并论,强调他的散文成就;或与高启并论,强调他的诗人气质······每一种提法都揭示了刘基的某一侧面,都有助于我们认识这位带着几分神秘色彩的人物。

一个西方历史学家曾经雄心勃勃地说:“我要把那些古人从他们所居的虚幻的高台上拉到真实世界中来。

”这话的意思是:他并不只是给予我们一系列按一定的编年更次序排列的事件。

对他来说,这些事件仅仅是外壳,他在这外壳之下寻找着一种人类的文化的生活-一种具有行动与激情、问题与答案、张力与缓解的生活。

历史学家不可能为所有这一切而发明新的语言和新的逻辑。

他不可能不用一般的语词来思考或说话。

但是他在他的概念和语词里注入了他自己的内在情感,从而给了它们一种新的含义和新的色彩-一个人生活的色彩。

但是,说到刘基,谁敢拍着胸脯向读者做这样的保证?甚至,仅仅对刘基作恰如其分的介绍也很难办到。

伴随着刘基的有太多的误解。

误解之一:刘基在朱元璋的文官集团中的地位被拔高了。

人们常常将刘基比为张良和诸葛亮,其中就包含了一定程度的误解。

张良之从刘邦,时值刘邦起事之初,手下仅有数千人。

据《史记·留侯世家》记载,张良本是去投奔景驹的,在下邳与刘邦相遇,遂居其属下。

张良所策划的谋略,别人都不能理解,唯有刘邦能懂。

张良感慨说:沛公殆是得天所授。

于是拿定主意跟刘邦干。

他在刘邦心目中的位置是异常重要的,所以汉朝开国,刘邦大封功臣,才提出让他“自择齐三万户”。

诸葛亮与刘备的关系更不寻常。

公元207年,刘备为了争夺天下,奔走二十余年,但“失势众寡”,屡遭失败,最后不得不投靠荆州的刘表,寄人篱下,住在小县新野。

四十七岁的刘备,没有放弃自己的理想,他四处打听,寻找出类拔萃的谋士帮助自己。

经过司马徽和徐庶的推荐,这一年,刘备亲至隆中求见二十七岁的诸葛亮,“凡三往,乃见”。

当时,刘备属下除了关羽、张飞等几员武将外,重量级的谋士一个也没有;不久,来了一个庞统,却又不幸在214年攻打雒城时中流矢而死;因此,诸葛亮在刘备集团中就格外重要,刘备的创业史也就是诸葛亮的创业史,他们的关系,用鱼水来形容并不过分。

刘基之于朱元璋,其重要性不能和诸葛亮、张良相比。

其一,1360年,亦即刘基受聘来到南京的那一年,朱元璋的顾问集团已经相当庞大,李善长、陶安、朱升等著名人物均被网罗其中。

其二,此时朱元璋的根据地已建设得具有相当规模。

1355年6月,朱元璋率徐达、冯国用、邵荣、汤和、李善长、常遇春、邓愈、耿君用、廖永安等“引舟渡江”,先后攻取牛渚、采石镇、太平城,初步建立了江南政权。

朱军进入太平城时,儒士李习、陶安等率众出城迎接。

陶安建议说:“方今四海鼎沸,豪杰并争,攻城屠邑,互相雄长,然其志皆子女玉帛,取快一时,非有拨乱救世安天下之心。

明公率众渡江,神武不杀,人心悦服。

以此顺7.天应人而行吊伐,天下不足平也。

”朱元璋说:“足下之言甚善,吾欲取金陵,足下以为如何?”陶安说:“金陵古帝王之都,龙蟠虎踞,限以长江之险,若取而有之,据其形胜,出兵以临四方,则何向不克。

”这一建议,甚合朱元璋心意,遂改太平路为太平府,以李习为知府。

置太平、兴国翼元帅府,朱元璋为大元帅,李善长为帅府令史。

陶安参幕府事。

“诸将分守各门,修城浚濠,以固守御。

”“用宋龙凤年号,旗帜战衣皆红色。

”至此,朱元璋的江南政权已初步建立起来。

1356年三月,按照既定方针,朱军攻占了集庆城。

朱元璋登上集庆城楼,意态不凡地对徐达等人说:“金陵险固,古所谓长江天堑,真形胜地也。

仓廪实,人民足,吾今有之。

诸公又能同心协力以相左右,何功不成。

”当日,改集庆路为应天府。

至七月,置江南行中书省,朱元璋兼总省事,其下设参议、左右司郎中、都事;并置行枢密院、理问所、提刑按察司、营田司等机构。

这已粗具政府的功能。

1357年,朱元璋开始向浙东发展,先后攻取徽州、池州、婺州、衢州、处州等地。

“山河奄有中华地,日月重开大宋天”是朱元璋此时提出的口号,足见其势头正好。

刘基加盟朱元璋的谋士集团,时值朱的事业顺利发展之时,这就减弱了刘基的重要性。

但是,我们也必须指出:在不夸大刘基业绩的前提下,对他低估同

样是不恰当的。

第一,在朱元璋的谋士集团中,刘基在元末的社会身分最为显赫。

可以比较一下:李善长只是里中长者;陶安是明道书院山长;朱升是池州学正;唯有刘基官职较高,由进士而被任为元帅府都事,总管府制。

作为一种象征,他的加盟极大地提高了朱元璋在知识分子心目中的威望。

第二,作为治国安邦的杰出人才,刘基对于如何塑造合乎儒家传统的帝王形象有过系统的思考,其理论表述即《郁离子》一书。

徐一夔《郁离子·序》说:“其言详于正己、慎微、修纪、远利、尚诚、量地、审势、用贤、治民,本乎仁义道德之懿,明乎吉凶祸福之几,审乎古今成败得失之迹,大概矫元室之弊,有激而言也。

”“公之事业具于书,此元之所以亡也;公之书见于事业,此皇明之所以兴也。

呜呼,一人之用舍有关于天下国家之故,则是书也岂区区一家言哉!”刘基加盟朱元璋的谋士集团后,朱元璋日渐明确地尽力将自己塑造为一个未来的贤明帝王的形象,如割断与红巾军的联系,减免战祸地区的赋税,惩罚违纪抢掠的军人,奖励自己的忠诚的追随者甚至奖励为元王朝竭忠的人员······这一切,都是与刘基分不开的。

第三,作为深不可测的谋略家,他“遇急难,勇气奋发,计画立定,人莫能测”,尤其是朱(元璋)、陈(友谅)决战,一举确立了朱元璋逐鹿天下的优势地位,功绩尤其卓著。

所有这些,使刘基成为朱元璋身边的一个杰出顾问,这一点,不容否认。

误解之二:过分强化了刘基身上的神秘色彩,以至于提起刘基,人们就想起望气、观天象一类的话头。

这一误解也是有原因的。

《明史·刘基传》说他“博通经史,于书无不窥,尤精象纬之学”。

相传他二十岁时赴京会试,在某书肆翻阅一卷天文书,次日便背诵如流。

好奇的书肆主人要将此书送他,他谢绝说:“已在吾胸中矣。

无事于书也。

”这也许是真事。

但以这类真事为起点,却造成了“世所传为神奇,多阴阳风角之说,非其至也”的后果,以至于民间把唐朝袁天罡、李淳风的《推背图》也记到了他的名下,还编造了刘伯温《烧饼歌》之类的地摊小册子。

这一误解的产生还与朱元璋相关。

曾有学者指出,朱元璋并不真正相信那些疯疯癫癫的和尚、举止怪异的道士以及荒唐无稽的梦呓,但是,他对这些人以及这种事却乐于尊奉或宣传,因为,这使他的事业在普通人心目中具有一种天神相助的味道。

神道设教,朱元璋是极为擅长的。

我们来看看其中的几个例子:陆粲《庚巳编》:“铁冠道人张景和者,江右方士也。

太祖驻滁阳时,诣军门言曰:天下淆乱,非命之主,未易安也。

今其在明公乎!”上问其说,曰:“明公龙瞳凤目,贵不可言;若神采焕发,如风扫阴翳,即曰:“此中毒恶,不可入也。

”公入不顾。

其中别有天日。

后壁正中一方白如莹玉,刻二神人相向,手捧金字牌云:“卯金刀,持石敲。

”公喜,引巨石撞裂之,得石函,中藏书四卷。

甫出,壁合如故。

归读之,不能通其辞,乃多游深山古刹,访求异人。

久之,至一山室中,见老道士凭几读。

公知其隐君子也,再拜恳请。

道士举手中书厚二寸许授公,说:“旬日能背记,乃可授教;不然,无益也。

”公一夕至其半,道士叹曰:“天才也!”遂令公共壁中书,乃闭门讲论,凡七昼夜,遂穷其旨。

或谓道人即九江黄楚望也。

”徐祯卿《翦胜野闻》:“刘基昔尝携客泛于西湖,抵暮,仰天而言曰:“天子气在吴头楚尾,后十年当头,我其辅之。

””

黄伯生《诚意伯刘公行状》:“一日公见日中有黑

子,奏曰:“东南当失一大将。

”时参军胡深伐福建,果败没。

诸如此类的记述,在文人的笔记中数见不鲜。

至于民间的种种传闻及白话小说,其渲染更是匪夷所思。

作为读者,一般人大约不会“全心全意”地相信这些故事,但在感觉中却会自然地把刘基与“神奇”二字联在一起,这不利于我们了解刘基的真正深刻的一面。

就其基本倾向而言,刘基的思想属于儒家范畴。

“子不语怪、力、乱、神”,刘基对天神相助之类的说法采取的是拒斥态度,这与朱元璋明显不同。

还有其他一些误解,不能一一作集中的讨论了。

尼采曾经提出:“我们只有站在现在的顶峰才能解释过去。

”历史知识是对确实的问题的回答,这个回答必须与事实吻合;但这些问题的提出或被关心却是现实的社会需要。

因此,对过去的理解也就意味着对未来的展望,从这一角度来看,历史与哲学是完全统一的,特殊中蕴含着整体。

正如弗里德里希·施莱格尔所说:历史学家是回顾的预言家。

这一说法曾极大地鼓舞笔者,并一度使我进入“理智的和想象的”同情状态,但是,当我具体从事这部书的写作时,良好的状态却逐渐消失了。

我很遗憾,但“清景一失后难摹”,遗憾也无济于事。

丹纳在《英国文学史》中指出:

一种语言,一部法规,一本教义手册,无非只是一种抽象的东西:具体的东西乃是活动着的人、有形可见的人,是饮食起居、战斗劳动着的人。

·····让我们使过去成为现在:为了判断一个事物,它就必须呈现在我们面前。

对一个不存在的东西没有任何经验可言。

毫无疑问,这种重建总是不完全的;它能提出的只是不完全的判断;但是我们必须使自己服从这种判断。

具有不完善的知识总比具有无用的或错误的知识要好;而且要使我们逐渐地了解其它时代的事件,也没有比逐渐地去观察其它时代的那些人们更好的办法了。

我认同丹纳的这种论述,也希望读者认同这种论述。

在这一前提下,我们走向刘基-元末明初的一个伟大历史人物。

我们将根据时间顺序来翻看他的履历;我们将在文献的背后寻找人。

岁月茫茫。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标签: 奇闻  异事  刘伯温  伯温  崛起  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