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返城】“云南知青大返城”的来龙去脉(图)不敢公布的秘密是什么?

cht 2023-10-06 12次阅读

【知青返城】“云南知青大返城”的来龙去脉(图)不敢公布的秘密是什么?

丁惠民(左)和战友在当年茅草屋前留影

【知青返城】“云南知青大返城”的来龙去脉(图)不敢公布的秘密是什么?

知青代表团在天安门广场宣读相关纪律

本文的云南知青,限于云南生产建设兵团。他们总计约10万人,在全国1700多万知青中,所占比例不足百分之一,但他们的影响却大大超出云南:其一是思想文化领域,从这片红土地上走出来的有王小波、钟阿城、陈凯歌、邓贤、冯学敏、晓剑等,他们当中的作品影响深远;其二是1978年底,由云南知青发韧的大返城浪潮,最后终结了长达10年的知青运动,从而引发全国上千万知青像潮水般涌回城市。

知青返城大潮为何没有肇始于更穷困的农村插队知青,没有肇始于汇聚了30万之众的北大荒知青,也没有肇始于得风气之先的广东知青,更没有肇始于禀性刚烈的新疆知青,却肇始于山川阻隔、民风淳朴的西南边陲,并迅速波及全国?历史,为什么偏偏选择了云南知青?

云南知青的基本构成

据《云南省志农垦志》载:1968年,云南农垦系统开始接收知识青年;1970年3月1日,云南生产建设兵团成立,下辖4个师,32个团,分布于西双版纳、德宏、临沧和红河地区的荒蛮丛林,兵团先后接收知青10.4万人,其中北京8385人,上海4.76万人,成都1.67万人,重庆2.44万人,昆明7038人。不难看出,云南兵团知青的主体,来自外省市。

最先抵达兵团的是北京人,他们是大串联时无意中闯进边疆的一批红卫兵,返京后即给当时的北京市革委会写了要求去云南插队的报告,几经转辗,报告得到周恩来总理的批示,(李)富春、(余)秋里同志:可考虑这个要求,请与北京市革委会联系一下。周恩来。1968年2月8日,列车载着55名北京青年奔赴云南,10个月后的12月22日,毛泽东发表了知识青年到农村去的最高指示,从此拉开上山下乡大幕。

云南知青的基本待遇:口粮40斤,工资28元,房自盖,菜自种。当文化迥异的各地青年汇聚到边疆,经碰撞、摩擦、浸润、融汇,逐渐形成其个性特征:思想活跃、敢说敢做。地处西双版纳的兵团一师,是知青最集中的地方,他们分布在从勐海到勐腊广阔的国境线上,总数6万余人,其中景洪一团的知青高达8538人。他们的任务是砍伐森林,种植橡胶,在目前西双版纳绵延150万亩的橡胶林中,当年由知青开垦种植的仍占相当比例。

这场运动推行10年后,暴露的问题越来越严重:上千万知青在人多地少的农村与农民争工分、争口粮;他们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却失去了接受学校教育的权利;在招工、招生、参军、入党、提干等问题上,后门风盛行,以至1978年2月,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李先念在谈到知青工作时说:现在社会上对知青问题议论很多。四个不满意是我讲的:知青不满意,社队不满意,家长不满意,国家不满意。3月,重新工作不久的邓小平与胡乔木、邓力群谈话时指出:现在搞的上山下乡,不是个长期办法,农民不欢迎嘛!城市人下去实际上形成同农民抢饭吃的局面。我们第一步应该做到城市青年不下乡,然后再解决从农村吸收人的问题。

中央高层的信息,怎么会传到遥远的云南边疆呢?我们当时并不知道中央有什么动向,这一切,是从一封信开始的。将近30年后,笔者寻访到当年云南知青北上总指挥丁惠民。丁是上海人,现定居重庆,写那封信时,只是觉得该写了。

1978年10月,一封《给邓小平副总理的公开联名信》,在西双版纳知青中悄悄流传,作者是景洪农场十分场(原云南兵团一师一团十营)学校的教师、上海知青丁惠民。信中列举了知青生活的困苦,反映知青运动造成的三不安心问题,认为局面已经严重影响社会安定团结,希望中央领导能够重视,丁惠民说:这封信还隐约表达了回城的愿望。其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即将召开,知青作为文革遗留物,虽到了该解决的时候,但有关部门一时还顾不上、也拿不稳。

第一封信捺上300多个知青指印,寄往国务院。国务院按常规批转云南省处理,自然没有了下文。知青们没有气馁,又写了第二封信,发起者仍是丁惠民。到12月初,联名信的签名超过万人,以它为媒介,在西双版纳6万知青中,一个以回城为目标的群体正在形成,丁惠民与重庆知青刘先国、上海知青胡建国(如今两人均定居上海)组成了三人核心小组。

1/31


标签: 知青  返城  云南  来龙去脉